見蘇瑞比想象中好說話,傑洛姆·帕特爾突然問道:
“你的公司這次透過我們,總共下了30000件輪轂訂單,工廠方面正在生產,每一件貨物都要經過認真審查。”
“據我所知,被你收購的特斯拉和Fisker,加起來才賣出幾百輛車,你確定S電動汽車真能成功嗎?”
“我是說電動汽車比較小眾,很難找到足夠多的買家,似乎只有環保主義者會使用它,我覺得還是你們公司的混動汽車業務,比較有意思.”
估計不止傑洛姆·帕特爾這麼想,S電動汽車的其他供應商,也會心存疑惑,擔心由於汽車賣不出去,無法及時結清貨款等等。
聞言。
蘇瑞倒是十分淡定,告訴說:
“算上收購、研發、建造工廠等開支,我在這家公司身上花掉超過11億美元了,如果看不見閃光點,我為什麼要投資它?目前的電動汽車確實無法讓人滿意,但科技一直在發展,它將會有更長的續航、更快的充電速度,我最近計劃推出一款家庭光伏解決方案,能夠將充電成本降低為0,何況我設計的汽車很漂亮。”
隨便聊聊罷了。
就像人很難賺到認知以外的錢,蘇瑞並沒有想過要說服這位普通人,讓對方成為自己的忠實信徒。
在他看來,電動汽車最主要的優勢在於智慧化,其中包括智慧化座艙和自動駕駛,而動力方面的優勢也不可忽略,能讓使用者花費更少的錢,獲得更舒適的駕駛體驗。
至於綠色環保,絕大多數消費者們並不會重視,他們只會關心油改電後,每公里能節省多少錢。
這是個萬億美元級別的龐大市場。
相比起關心人們能否接受電動汽車,蘇瑞只擔心從別人碗裡搶飯吃,會不會引起眾怒被圍攻。
埃隆·馬斯克把這家公司賣給他以後,專門去做無人競爭的“太空貨運”生意,日子瀟瀟灑灑,忙著跟前妻離婚,撩撥性感模特。
汽車行業變革的紅利,被蘇瑞給鳩佔鵲巢了,相應的壓力也來到他身上。
這就使得必須要找些非常非常厲害的盟友,才能應對將來的麻煩。
哪怕像軟銀、挪威主權基金、淡馬錫等機構,也被他給排除在外了,因為它們雖然有錢,卻不能降低他可能面臨的潛在風險。
而華爾街寡頭、頂級汽車和石油商人之類,才是蘇瑞需要拉攏的物件,只有帶他們一起賺錢,才有機會安穩吃下新能源汽車市場。
想到再有幾個月,就要召開釋出會,蘇瑞覺得應該提前預熱一下。
於是。
他給S電動汽車的執行長發郵件,讓對方儘快運幾輛原型車過來,打算藉助《前任》電影的首映儀式,和《蘇瑞秀》節目,為耗費巨資研發的新車,做一波宣傳。
如此一來,假如有些消費者正計劃換車,說不定會願意再多等等,下單購買S電動汽車的產品.(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