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九品芝麻官直接網路上映,這其中就少了院線這票房的大頭。
票房不是最關鍵的,
因為獲得票房之後,還能獲得一系列的成就,到時候對於製作公司的名望以及融資方面都是各種buff加成。
而只有公司打響了名氣之後,
他拍攝的下一部電影才會更加賺錢。
這年頭,誰不想出名呢?
說句實在的,李渡和孔亮真的不想上架院線嗎?
說實在的,他們很想。
畢竟一部電影,只有上架了院線之後,才能真正的算作一部電影。
網路大電影終究有些不入流。
可兩人並沒有太多的關係,也只能透過網路線上,打響名氣。
毫無疑問,憑著精良的劇本,以及孔亮的天才導演發揮,以及周鑫和眾多演員的配合,這部劇的完成度算是頗高的。
這種加持之下,成績自然也是相當的不錯。
華夏影視公司也終於憑藉這一部電影打響了名氣。
九品芝麻官得到熱度還在上漲,此時已經有無數的投資公司想要投資華夏影視。
開什麼玩笑,
一部網劇就直接打破了影片網站中網路大電影的點播記錄,而且這個記錄並沒有就此停止,還在高速增長期。
如果說是院線電影的話,那恐怕已經是幾十個億的票房。
這種概念幾乎就相當於前世,
拍攝《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公司,從原本的寂寂無名,甚至需要用觀眾的資金來融資拍攝電影,可影片一上映之後,大受好評。
同時公司也立馬飛起。
連帶著姜子牙的ip也瞬間起來。
這就是連帶效應。
當然雖然姜子牙比之哪吒要差上太多,但也不影響原公司的盈利。
畢竟如果沒有哪吒這部電影的成功,對方研製的姜子牙成績恐怕還要比目前的狀況低上數倍不止。
雖然無數的公司在給孔亮撥打電話,想要融資。
但李渡兩人卻拒絕了融資。
就目前而言,華夏影視公司的身價還沒有完全的上漲,此時融資毫無疑問是殺雞取卵。
九品芝麻官的拍攝總成本也不過一千萬不到,
其中更多的是機器裝置得到購買以及道具服裝,場景的租用,電影的剪輯,配音等等。
至於演員就更別說了,一個大牌明星都沒有。
周鑫更是從跑龍套之中被孔亮拉過來的,其他角色也只是在其他電影裡面展露過頭角,卻並沒有留下太深的影響。
他們的價格都是相當的低廉。
而影片網站和電影的分成則是五五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