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就是在現代天氣變化太大,都會對糧食產量產生巨大影響,更別說生產力落後的封建時代了。
偏偏,作為中原王朝的大乾承平百年,人口繁衍十分迅速,此時已經達到一個高峰。
就算朝廷沒有具體的統計資料,可大致估算也能知曉,應該已經在兩億左右徘徊。
想要維持兩億人口的生存所需,對糧食的需求絕對海量。
一個處理不好,大乾的安寧狀態將一去不復返。
好在,此時的大乾還處於鼎盛狀態,並非王朝後期。
只要當今和朝廷排程得當,想要度過難怪雖然艱難了點,卻還不至於像明末那般絕望。
可是連綿不絕的天災人禍,依舊會出現大量流民。
煤礦那裡,能夠吸納的青壯勞力畢竟有限。
而且當初賈蓉特意拿內務府做了標杆,一旦糧食價格上漲太猛,很容易破壞煤礦好不容易形成的良好規矩和生產環境。
再有就是,實行大範圍的以工代賑,開啟大基建模式,吸收眾多流民,順便提升大乾內部的物流效率和速度。
別的不說,多修建幾處北方沿海港口城鎮,便能輕鬆消化數百萬流民,就是糧食問題藉助海洋捕撈,都能得到部分緩解。
可惜,以賈蓉對當今性情的瞭解,怕是下不了這樣的決斷。
關鍵還是銀子問題,朝廷此時一年四千多萬逼近五千萬的稅收收入,真心折騰不起這樣的耗大工程。
這還是有了曬制海鹽,煤礦以及津門港的新增收入,使得國庫收入增加的緣故,不然平時就是三千多萬兩的樣子。
不過這樣的局面,對於賈蓉來說,卻是好事。
招人成本大為降低,甚至只要有口吃的,就能招募到足夠數量的青壯勞力,這在安寧時節根本不可能做到。
他自然沒有客氣,一聲令下就加快了對外海大島的開發速度,一船船的人口和物資運送過去。
這時候,就需要有一位能力卓絕的掌舵人存在。
縱觀金陵四大家族,外加一個林家,像是林如海那一輩,確實有不少精英存在。
林如海和王子騰都有進入內閣的潛力,史家雙侯也有成為軍方大佬的底蘊和資格。
薛二叔因為出身緣故,在官場上的潛力一般,可做一個守成之輩也不是什麼難事。
可問題是,他們都是金陵四大家族的核心成員,必須在大乾朝堂拼搏,根本就不可能抽身出來。
小輩中,唯一有那麼點子看頭的璉二,也不太可能放棄官場上的光明前程。
至於賈珠,腦子有點迂腐,具體執行能力怕是就連賈芸都不如,還是算了吧。
至於賈芸等混跡底層官場的官吏,一個個都還處於成長階段,根本指望不上。
賈蓉因為爵位的關係,根本就沒辦法長期離開京城。
看來看去,竟然只有薛寶釵最為合適。
這也是他,極力培養鍛鍊這位冷美人的主要原因。
關鍵薛寶釵乃是薛家核心成員,對於家族相當看重,不用擔心會起什麼歪心思。
起碼在寧府強勢的時候,不用擔心薛寶釵有異心。
眼下時機合適,賈蓉自然不會浪費,直接將情況和薛寶釵說道清楚,願不願意由她自己決定。
京城薛家老宅,後院花廳氣氛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