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來的還不是一個宣傳隊,而是相隔一段時間就來一支新的宣傳隊,目的就是要叫村民牢牢記住一條鞭法的內容,以及實際上的繳納方式。
因為娛樂生活的匱乏,宣傳隊裡說書先生說的那些,在現代絕對會被聽眾破口大罵,類似於工作室似的流水小故事,依舊讓村民們聽得津津有味好不開心。
故事裡的主人公,和他們都是同樣的身份,不是自耕農就是佃戶,他們都透過大同小異的方式,享受到了朝廷頒佈一條鞭法的好處。
另外就是宣傳通州和津門那裡的招工事宜,告訴村民們不要擔心不要怕,真要是在村子裡混不下去了,完全可以去外頭打工賺錢。
這下,村民們的興趣更大更濃了,一個個躍躍欲試很有那麼點子模仿學習故事人物的架勢。
如此氛圍,氣得當地村長和村老鬱悶得差點吐血,卻是無可奈何不敢有絲毫舉動。
官府派來的宣傳隊,就是明目張膽的鼓動村民不要一味聽他們的,村長和村老門又能如何?
他們不過就是小小村子裡的宗族大佬,放在外頭屁都不是。
面對突然變得十分強硬的官府,就算心中有再多的不滿和抱怨,當著宣傳隊的面也不敢有絲毫表露。
就是事後,找衙門裡的熟人打聽詢問情況,也不會有任何叫他們開心的結果。
衙門裡的小官小吏們,自己尚且都摸不著頭腦呢,怎麼敢給‘老關係’什麼口頭保障?
真正有膽子,稍稍鬧騰出點點浪花的,則是兩地稍稍有一些實力,卻還夠不著免稅政策的地主老財。
可惜,他們以往在衙門裡的關係全都不頂用,這裡金陵四大家族可是下了決心的,誰說情都沒用。
更妙的是,因為一條鞭法的試驗點在通州和津門一帶,正經的天子腳下。
只要推說事兒太大,乃是當今親自叮囑要好好辦理,並且派出不少暗探密探觀察情況,就算有一定後臺背景的地主老財,都不敢輕舉妄動了。
這才是真正厲害的地方,夠得著當今的大佬們,對一條鞭法的試行並不是十分在意。
而對一條鞭法十分在意的存在,能量卻又夠不著當今,只能憋屈的聽從王子騰和璉二的指揮。
開玩笑,面對當今特別關注的事情,一般的地方豪強哪裡敢真的頭鐵不怕死?
總之,津門和通州一帶實驗地,一條鞭法的宣傳十分到位,就等秋收後的實際應用了。
負責主持大局的王子騰感覺十分輕鬆,並沒有想象中的泰山壓頂般的滔天壓力。
來自朝堂上的不善目光,以及各種難聽言論確實不少,卻不能傷害到他分毫。
另外,隨著津門港往來南方的海船數量增多,大量南北貨物囤積港口,使得港口的發展很有那麼點子一日千里的架勢。
伴隨第一條貨運專用馬拉軌道鋪設完畢,並且投入使用,港口貨運的運轉速度陡然加快,前景相當光明。
王子騰的心情,伴隨津門和港口的迅速擴張,一天好過一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