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學那裡,多了早上和下午放學時的基礎鍛鍊。
也只能是基礎鍛鍊了,傳授軍中武藝太過顯眼。
畢竟是在京城地界,有些事情還是要避諱一二的。
不過好在,透過祖母趙老夫人的孃家請來的先生,並沒有反對族學學生鍛鍊身體,加強基礎鍛鍊。
按他們的說法,讀書也是一件相當辛苦,耗費體力和精神的事情,有一個好身板是必須的。
果然,真正有本事有眼光的先生,可不會在乎什麼文武之別,那是腐儒才在意的所謂規矩。
其實,賈蓉還真打算弄個武學出來,當然名義自然是族學放在郊外的分部校舍。
就是在義務教育覆蓋了幾乎所有適齡學童的現代社會,都有大把無心學習的存在,更比說文化知識傳播並不廣泛的封建帝王時代了。
說實話,能透過科舉的人少之又少!
當然,若是想辦法壓一壓的話,考上童生或者秀才,還是比較容易的。
起碼,對於賈氏族學的學生就是如此。
只要找對了方法,加上學習資源一概不缺,只要稍稍用點心,還是能夠出成績的。
可惜,想要更進一步,以賈氏族學的力量,就有些不夠了。
倒不是寧榮二府真的沒能力,請不到有本事的舉人甚至進士幫忙授課。
而是族學的規模,必須控制在一定範圍內,並且能夠透過科舉成為舉人或者進士的存在,絕對不能多。
開玩笑,本身勳貴家族就已經很顯眼了。
若是勳貴家族開辦的族學,能夠源源不斷培養科舉人才,那還了得?
別的不說,那些由某些書香世族把持的書院,肯定不會輕易答應這樣的事情出現。
皇帝也不會允許出現這樣的狀況,若是賈家族學能夠培養出足夠的科舉人才,加上武勳底蘊,豈不是能夠輕鬆培養文武兩個方面的人才?
想想就知曉,這可不是什麼好事!
一旦鋪陳開了,很容易在朝堂上,形成偌大聲勢危及皇權。
賈蓉對這些看得十分清楚,自然不會讓族學輕易冒險。
之前的寧榮二府,自然不會清楚裡頭的門道,可惜族學根本就沒辦好,也算是歪打正著了吧。
賈蓉卻不允許這樣的情況繼續下去,白白浪費族裡的那幫子青年和中年族人。
一個個吃喝嫖賭十分擅長,一旦要他們做什麼正經事兒,簡直比殺了他們都難。
就算再爛的人,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和優勢。
只要能將他們的優勢發揮出來,指不定就能做出許多叫人難以置信的大事。
在族學鋪陳基礎鍛鍊,也是這麼個道理。
有些學學生科舉文章不成,那透過基礎鍛鍊,進入軍中廝混可好?
以寧榮二府在軍中的勢力和人脈,完全可以培養出大量的中層武官。
如此,不僅讓族人有更多的出路,也是一種變相鞏固賈家在軍中的能量。
榮府傻叉,將軍中的重要人脈交給了王子騰。
寧府這邊自然沒有跟進,雖然隨著時間推移,這些老一輩積攢的人脈慢慢變得不那麼靠譜,卻也相當不簡單。
閒話不提,鍛鍊過後賈蓉返回寧安堂。
寧安堂的某間偏房,此時熱氣蒸騰藥香瀰漫。
這裡,被賈蓉腳人改造成了藥浴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