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時候,吳東真有些弄不明白,父親就是個典型的窩裡橫,怎麼就認識那麼多亂七八糟的人渣?
要知道,上次回家見到的那個放高炮的傢伙,已經出車禍成了殘廢,聽說日子很不好過。
這樣的傢伙越倒黴越好,不然家鄉縣城這裡的風氣,只會越來越敗壞。
只能說,幸好父親不清楚他和老弟在市區的產業,不然以父親的尿性,怕是真敢去澳門爛堵的。
將自己的想法,和母親說了說,取得了母親的同意後,就讓手下派駐員工負責處理。
他在今年暑期回來的時候,要見到一棟六層,足有二三十套房子的標準商品樓房。
每次回來,在家裡待著一點意思都沒有。
又幫父親解決了幾筆債務,給了母親一張十萬額度的信用卡後,他就接受一干同學朋友的邀請,整天到處溜達吃吃喝喝。
倒不是吝嗇,不願意給母親更多的大洋改善補貼家用。
只是母親手裡的錢根本就守不住,怕沒幾天就被父親騙了去,這樣的事情發生得太多了。
母親每次只是吵鬧一通,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父母之間的事情,吳東沒有參合的意思,可能他覺得不好的地方,母親卻是不以為然吧。
話說,在老家縣城這裡,因為吳東的緣故,出名或者賺了不少銀子的同學和發小,數量可不少。
發小就不說了,幾個在學院讀書的此時已經畢業,全都在市區有了自己的事業,有的甚至都已經結婚了。
算不得什麼大富豪,起碼身價也有上百甚至數百萬吧。
只要不沾染那些不好習慣,再積累幾年混成千萬富翁,應該有很大把握。
吳東自身沒有在市中心囤房想法,卻是建議這幾位發小,多少都入手個兩三套。
等到房價暴漲的時候,那幾套房子就是底氣啊。
若是有餘力的話,倒是可以去省會江城買上一兩套,不過顯然幾位發小都有自知之明,在自身財力沒有達到一定水準前,是不會貿然前往省會投資的。
他們都受到吳東的影響,對於向銀行貸款不是很熱衷。
可能如此他們的事業發展比較緩慢,但是勝在沒有多少風險,不用擔心突然的資金鍊斷裂。
此時,幾位發小基本就定居於市區那邊,家裡的父母也都接過去了,吳東倒是省去了一些應酬的麻煩。
在父親所在單位的家屬院裡,時常能聽到鄰居們對於幾位發小的議論,語氣中各種羨慕掩都掩飾不住。
甚至,有那幾家關係不錯的,都已經打算讓家裡的孩子前去投奔了。
這些,則是和母親閒聊的時候,偶爾聽到的訊息。
此時,父親單位的同一輩基本還沒有退休,家屬院裡各家的關係還算可以,不像後來住進了太多的外人,很有點近鄰對面不相識的架勢。
因為父母的關係,吳東和家屬院裡的叔伯們的關係相當一般,甚至見面都不帶點頭的。
倒是高中同學那邊,關係卻要更好一些。
先說那幾位透過加入學院校隊,此時已經打出了名堂,轉會其他俱樂部的傢伙,此時在家鄉縣城,絕對屬於發光發亮的那種存在,名頭響亮得很。
畢竟一個小小的縣城,一口氣出現了三四位職業足球運動員,而且還都是踢中超的,怎麼可能沒點響動?
每次回來,基本都是萬眾矚目好不風光。
就是縣府領導,也時不時上門打聲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