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後面幾部水準不下滑,票房成績可能會越來越高。
真到了那時候,吳東的導演工作室絕對一飛沖天。
也是有這樣的因素,吳東對於第二三部的宣傳特別關注。
至於發行問題,交給中影沒有任何問題。
還是老規矩,線上和線下同時啟動。
此時,隨著寬頻的迅速蔓延,網路的力量逐漸突顯。
《功夫神醫》的目標觀眾,是以年輕人為主,而年輕人又是網民主力。
加上《功夫神醫》乃是熱門網路,本來話題度就不弱。
眼下,隨著宣傳鋪開,網路上又開啟了新一輪的討論。
話說此時的內地影視圈也不知道怎麼回事,不管是不是大導演拍攝出來的電影,總有那麼點苦情意味。
可能,這和他們的出身經歷有關。
但吳東完全就沒有這樣的經歷,透過自己的網路改編電影,絕對是爽字當頭。
這也讓《功夫神醫》很有些特別,相當的吸引觀眾。
畢竟,生活已經相當不易了,誰還樂意在電影院看什麼苦情戲,給自己添堵?
還不如看爽片樂呵樂呵,暫時忘卻生活中種種不如意。
吳東導演工作室,拍攝的影片恰好符合觀眾們的需求,理所當然的受到觀眾喜愛。
另外就是,《功夫神醫》這部片子三觀很正。
話說,零七年的時候,不管是紙媒還是網路之上,營造出的氛圍相當不好,給吳東的感覺很有種妖氛沖天的跡象。
各種各樣亂七八糟的東西充斥在國人身邊,很有那麼一點扭曲國人正常三觀的痕跡。
反應在影視作品中,除了宣傳口的定製片,其餘影片都或多或少有那麼點子三觀問題。
若是一位三觀正常的觀眾看過這些影片,總會感覺有那麼點子違和,以及不舒服的趕腳。
說白了,就是和觀眾的正常三觀出現的差異。
這時候的導演也不知道怎麼回事,總喜歡在影片中夾帶私活,好像不如此就不舒服,不是正常導演一般。
吳東的導演工作室,就沒有三觀方面的問題。
他是絕對不會允許,自己的片子裡有不正常的三觀。
其實,導演工作室簽得那位,已經有些小名氣工具人導演,拍攝第二三部的素材中可有那麼點子夾帶私活的痕跡。
只不過,最終剪輯權掌握在吳東手裡,那些夾帶了私活的素材通通都沒要。
至於看到成片,對方心中是什麼想法,他根本就懶得理會。
真以為他訊息閉塞啊,那廝和國內那幾家有名的民營影視公司私下裡眉來眼去的,就算他想留下來,吳東也不樂意。
吳東自覺自己的片子三觀很正,符合大部分觀眾的觀影口味,起碼票房成績絕對差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