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大業九年吸納了不少楊玄感部叛亂士卒,也是瓦崗軍訓練和戰鬥逐漸正規化的主要原因。
聽了最後面那句,李密的臉色有些發黑,卻也沒多說什麼。
心道幸好瓦崗軍地處中原腹地,不管是鄰近的洛都還是周圍地域,都不是那麼好搶奪的。
之前忌憚於隋帝楊廣手裡的數十萬精銳親軍不敢妄動,勢力和地盤一直都被壓縮在一個狹小範圍。
眼下,少了隋帝手上精銳親軍的威脅,單單一個洛都留守張須陀,並不怎麼叫瓦崗軍太過忌憚,正是大有作為之時。
之後,他又在王伯當的引領下,檢視了瓦崗寨的後勤狀況。
王伯當不是說過麼,瓦崗軍上下不愁吃喝,他就要好好看看,究竟是怎麼個不愁吃喝法。
結果,看到深入山腹的巨大糧倉,還有裡頭堆滿了大半的各種糧食物資,李密一時有些不知該說什麼是好。
這樣的糧食儲備量,未免也太過充沛了吧?
可王伯當接下來的話,讓他有種腦子充血的趕腳。
以眼下時代的技術,儲存糧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為了方便,或者說能夠儲存更長時間,糧倉裡的糧食都是經過加工後的成品。
像是麵粉,高粱粉以及葛根粉製作的乾粉條,還有其他一些雜糧以及可以吃食的野果野菜,都經過了或簡單或深加工,然後以各種方式儲存在糧倉之中。
當然,也有防備有人向糧倉伸手的意思。
李密聽後很有些無語,尼瑪這伙食狀況,可比官軍強不少啊。
他還真沒見過,特麼的有那個勢力,會將乾果以及乾菜蔬乾魚乾肉之類的玩意,也當做糧食儲備的。
除了糧食儲備之外,就是裝備方面的儲備了。
然後,他就看到了一些稀奇古怪的裝備,正規官軍的裝備也是有的,從將官到底層軍士一應俱全。
可尼瑪的,什麼木甲,紙甲還有竹甲什麼的,這些都是一些什麼玩意啊。
可聽王伯當的介紹,李密再一次驚了。
別看這些稀奇古怪材料製作的甲冑看起來不靠譜,可防禦力比起正規官軍的甲冑一點不差,就算有差距也只有一點點而已。
相反,這些甲冑的實用性,在某些方面比鐵甲或者鋼甲都強。
當然,裝備倉庫裡也有特質的鐵甲和鋼甲,只是制式和正規官軍的很不一樣。
沒有那麼複雜的工藝,好像就是一塊鐵片和鋼片,直接用模子壓出來的。
按照王伯當的說法,這些甲冑軍械基本都是二當家的地盤提供。
李密好不心驚,放眼整個天下,有能力自制甲冑軍械的勢力雖然不少,卻絕對不包括剛剛興起的義軍。
再說了,他也沒有聽聞過,哪裡有新建的鐵爐或者鋼爐之類的訊息,二當家的地盤是不是太神秘了點?
儘管王伯當是他的學生,李密還是小心探問,這樣的資源都掌握在二當家手裡,難道瓦崗軍上下都不擔心麼?
擔心什麼?
這下輪到王伯當不解了,二當家能夠提供這些物資,瓦崗上下自然是相當省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