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他們和吳東的行事作風差異太大,實在受不了吳東嚴苛的管理手段,就是大龍頭翟讓都有些畏懼。
那就不參合在一起好了,這樣大家都方便。
兩淮地界也不平靜,像是李子通等義軍也紛紛起事,只是聲勢沒有北地那些義軍誇張罷了。
這樣的狀況,正好適合吳東所部擴張勢力地盤。
還是老樣子,不動縣城直接針對鄉村莊園田地,幾乎可以說得上所向披靡戰無不勝。
此時,吳東手下已經出現了好些位堪比江湖三流巔峰層次的煉體武者,有三兩個天賦出眾的傢伙,竟然已經順利突破了二流層次。
他們的戰力,儘管比單雄信差遠了,可架不住數量眾多配合默契。就是對上了江湖上的一流好手,幹不過全身而退不成問題。
若真遇到了硬茬子,吳東又不是死人,親自出馬誰能阻擋?
也就是他不怎麼樂意動彈,而且手下掌控地盤需要時間和充裕人手,使得擴張速度不夠迅猛,不然怕是此時兩淮已經落入了他的掌控了。
隨著地盤的大肆擴張,擁有的田地和人口數量自然跟著暴增。
不僅如此,像是山川河流,還有水澤溼地也跟著多了起來,能夠動用的資源越來越多。
按照嚴格規定,培養人才的數量暴增,出現人才的機率也跟著一提再提。
相信用不著幾年,不說席捲天下那麼誇張,起碼席捲兩淮之地,加上江南大部還是不成問題的。
不是沒想過招攬人才,只是他的所作所為和行為處事之法,很難得到真正的人才認同。
與其到時候鬧得不愉快,他乾脆就沒有開啟招攬人才的模式。
當然,按照楊玄感的說法就是,但凡世家豪強出身的人才,就不會主動加盟,就算加盟那也是居心叵測。
谷這點,吳東倒是相當認可的。
別的不說,就是同為瓦崗軍的一干同行,就不理解他的做法。
明明有實力攻城略地,卻偏偏跑去鄉下地方打轉轉,過那種田的苦日子,簡直不可理喻。
可偏偏,因為吳東地盤的穩固,使得不管是瓦崗軍所在區域,還是向南蔓延到的兩淮地域,鄉下地方都穩定得不像話。
相反,倒是沿著河流水道修建的城池,時不時爆發一輪輪混亂。
不是地方幫派肆無忌憚的搶掠,就是義軍攻打一片混亂。
大量的城鎮人口,在這樣的情況下,不得不向局勢穩定的鄉下地方轉移。
也不是沒有勢力,想將魔爪伸向局勢穩定的鄉下地方。
結果,不是碰了個頭破血流,就是伸出的魔爪被直接斬斷。
千人規模以下的隊伍,到了鄉下地方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千人規模以上萬人以下的龐大人馬,也經不起十幾個村莊聯合起來的力量。
每一個村莊,基本都有百戶人口,除了真正人老體衰的老者,還有年紀幼小的孩童以及孕婦,其餘人等全都有一定戰鬥力。
尤其是青壯和中年,還有學堂裡的學生,有的武藝甚至達到了江湖入流水準。
他們幾乎每天都要經受操練,一個村莊就能組成一個數百人的軍陣,十幾個村莊加起來的數量之大可想而知。
前來找茬的,基本都是烏合之眾,打亂仗吳東手下小弟一點都不畏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