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趙大師兄演武的時候,那場面真是驚人之極,人山人海鑼鼓喧天,就差彩旗飄揚了。
至於吳大師兄演武,實力不到的自以為是看不上,實力到了的才明白,吳大師兄的實力到底有多厲害。
梅花拳,也就是義和拳,招式繁複變化多端,沒有一定練武天賦,想要學會相當費勁。
可吳東演示的義和拳,只要手腳健全,就是個傻子跟著模仿,都能很快學會。
練熟之後,還有不弱的實戰能力,這等武道境界就相當厲害了。
別的不說,趙大師兄絕對看得出來,私下裡對吳東也是佩服得很,只是因為被捧得太高,不好輕易表露而已。
吳東也沒有搶趙大師兄風頭的意思,他依舊按照約定,每隔幾天就上臺演示義和拳,平時基本上處於隱形狀態。
倒不是真的低調,而是把心思,都放在觀察其餘法壇師兄身上。
不管如何,能夠混成法壇師兄的,都有自身的優點,吳東看重的是他們顯露出來的各種武藝。
沒錯,幾乎每個法壇師兄,都有演武的義務。
一些師兄在義和拳上的造詣不高,可在其餘拳術上的修為卻是不弱。
什麼大紅拳,地趟拳,少林拳之類的拳種,真心不要太多,而且都修煉到了一定火候。
以吳東的武道修為,除非有內家修煉秘法,沒辦法一眼看出端倪。其餘招式套路以及拳術的宗旨要義,基本看過幾遍就能端詳明白,不斷的充實自身武學知識庫。
若是叫演武的師兄們知曉,怕是會引起軒然大波。
為何武術界出名宗師,描述他們的時候,總會有一句融百家之長於一身?
在敝帚自珍才是主流的時代,就算武道宗師求武,不是心胸開闊的存在,都不一定願意將自家吃飯的傳承拿出來。
就算真的願意分享,誰知道會不會留一手?
武道宗師最厲害的地方,就是已經徹底通曉明勁暗勁之要,而且對身體的各部位都有清晰理解。
對於傳承之外的武學,通常只需要看上幾遍,基本都能做到心中有數,這才是融百家之長的真實原因。
吳東此時也處於這等境界,甚至達到了半步化勁,也就是半步大宗師的程度。
就是趙大師兄的武藝深淺,他看過幾天后也都瞭然於胸。
至於其他拳種拳術,此時都將套路以及理念奧義刻印於心。
說句不客氣的,只要他願意,隨便比劃兩下轉換運勁方式,就能輕易的使喚出來,而且還是相當深入的那種。
若是不清楚吳東的身份底細,很可能被他忽悠,當做自家門中或者家族裡的核心成員看待。
可以說,實力到了他這等境界,什麼敝帚自珍就是笑話。
除了趙大師兄,在萬眾矚目的時候,能夠透過某種刺激,臨時達到化勁層次,而且維持時間不長之外,其餘法壇師兄中,只有寥寥三兩個暗勁武者。
饒是如此,義和拳顯露胡來的個人武藝,也是相當驚人的了。
一位暗勁武者,就能支撐一箇中型門派,或者一個大型武林家族,就是這麼霸道。
義和拳能有三兩位暗勁武者,數十位明勁武者,還有白蓮教的高手,若是在冷兵器時代,官府絕對忌憚得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