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東語氣平靜,淡然道:“有些事情,我也不好太過冒頭!”
王五表示理解,可譚嗣同卻不理解了,
這一趟魯地之行走過,他不僅沒有熄了輔助光緒帝親政的想法,想法念頭更加堅定。
按他的說法就是,只有皇帝親政,才能革除弊政,還天下一個朗朗乾坤。
好吧,這是年輕人的理想,吳東沒有出言打擊的道理。
只是,在膠澳走了一圈後,這廝竟然鼓動吳東,主動參與進去。
他認為以膠澳法壇的實力,絕對能成為光緒帝親政的一大助力。
年輕熱血讀書人麼,難免有些天真衝動。
竟然喊出了‘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口號,認為吳東麾下的實力已經足夠了。為了我大清天下的穩定和百姓以後的安樂生活,吳東不能等閒視之。
腦子進水了吧?
吳東又是好笑又是好氣,淡然道:“信不信,只要我這邊一旦搞事,朝廷大軍立馬殺到,而且光緒帝絕對不會阻止!”
“甚至,可能還會邀請洋人軍隊一同出手!”
見譚嗣同一臉莫名其妙,聽不懂的樣子,他冷笑道:“長毛之亂才過去多久,,譚兄忘了朝廷可不會忘啊!”
一番話,說得譚嗣同啞口無言,頓時熄了繼續勸說的想法。
有了這次的交談,譚嗣同好像失去了和吳東交流的興趣。
吳東也沒有理會這些,沒幾天就將人送走了。
百日維新如期而至,京城那邊一片熱火朝天。
吳東卻顧不得理會,因為魯地的局勢,已經變得非常緊張了。
地方上的法壇,不時就會和當地的洋人教堂發生流血衝突。
膠澳海域,有普魯士軍艦遊弋。
魯地官府的注意力,顯然被京城的維新變法吸引,根本就沒有關注地方上,還有周圍海域的變化。
當然,不是沒有官員擔憂出事,只是眼下朝堂一片混亂,他們為了自身利益卻是不會主動折騰。
威海衛軍港和旅順軍港一派風聲鶴唳,全部進入了警戒狀態。
吳東直接來到威海衛軍港,召集留守的北洋水師將領,直接作出了一個大膽之極的決定。
那,就是派遣軍港裡的中型軍艦,和在海域遊弋窺視的普魯士軍艦貼身巡航,不給他們絲毫可趁之機。
“這樣做,是不是太冒險了點?”
有水師將領提出疑問:“一個不好,就可能爆發海戰!”
“你怕麼?”
吳東冷冷瞪了這廝一眼,沉聲道:“不管如何,不能給普魯士人上岸的機會,就算把軍港裡的軍艦全部打沒了也在所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