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東並不知曉,自己被喜來樂這位神醫給送了張好人卡。
此時的他,正在威海衛軍港參觀,順便和這裡的北洋水師將官,熟絡熟絡,方便之後的動作。
時間已經來到了光緒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889年左右。
我大清越發腐朽,列強虎視眈眈,東邊的小日子也是蠢蠢欲動,想要取代我大清成就東方第一大國威名。
即將開啟的甲午海戰,不僅是我大清徹底被掀掉遮羞布的一戰,也是整個華夏大地陷入深重災難的開始。
除非他現在就能混成北洋水師核心高層,能夠指揮威海衛或者旅順水師,不然根本就干預不了甲午海戰這樣的國戰。
那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那就只能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別的不說,德意志人想要如同歷史上那般,輕鬆佔據膠澳地方,那就得問問他同不同意了。
和威海衛的北洋水師打好交道,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打通、採購
軍火的渠道。
北洋水師和英吉利,還有德意志國都有聯絡,他們能夠輕鬆從兩國採購最新式的步槍以及相關軍械。
此時,我大清精英的目光,無不適瞄準了世界最強列強,模仿學習捨得花費。
據說啊,只是據說,北洋陸軍和水師的軍械倉庫裡,都有不少此時最先進的陸戰武器,包括槍械以及火炮在內。
吳東打的,就是這些庫存槍械和子彈的主意。谷
秉承封建軍隊的傳統模式,我大清各種軍隊內部,也是亂象橫生,像什麼吃空餉之類的都是擺在明面上的操作了。
說起來,吳東絕對給穿越者這個群體丟人了。
混到了現在,手下的快搶數量,竟然還不足兩百杆。
主要是,弄槍的渠道實在難找,另外也是訓練耗損過大,導致他手裡的快搶,一直都不足一個營的水準。
高棉臨時基地那邊還成,有黑旗軍這個穩定的供貨渠道,南洋那邊雖然受到了列強的控制,卻也不難搞到落後一代的槍械。
魯地這邊,情況就有些不太妙了。
對,吳東手下連兩百杆快搶都不到,指的就是魯地的拳民組織。
這些快搶和相應彈藥,還是透過高棉那邊偷偷轉運過來的。
基本上,都用在核心弟兄的槍械訓練上了,缺乏維護保養的手段和規範,損耗特別嚴重。
訓練的時候,還只能偷偷摸摸在山裡進行,雖說讓核心弟兄的槍法一直保持在水準之上,可戰鬥力能有多少不好推測。
至於核心拳民,只能想辦法弄一些土製鳥統,火繩槍還有抬槍之類的過過手癮,還不能大張旗鼓的訓練。
我大清朝廷,對火槍的管制相當嚴厲,或者說畏懼。
雖然他一直沉迷於練武,卻也不會忽略此時已經是熱武器時代,槍炮才是時代主流。
他不是沒想過,透過高棉臨時基地,直接和洋人採購子彈機,甚至自行研究子彈復裝機之類的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