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經過一年時間努力,吳東此時已經混成了勢力連貫數州之地,麾下拳民達到近萬之數的開壇大師兄。
就是放在整個魯地,那也是名聲赫赫的吳師兄。
手下的近萬拳民,並沒有濫竽充數的存在,而是起碼身體健康,練拳三月有餘的存在。
這樣的傢伙,每一位都是擁有一定戰鬥力的,尋常一兩個同等量級的山東漢子都不是對手。
他們是建設農莊的基礎,同時也是守護新建農莊的基幹力量。
每一處新建農莊,都有上百這樣的拳民和其家庭作為骨幹,對於外頭的民間勢力有很大的威懾力。
就是當地鄉紳地主勢力,想要伸手都得掂量一番後果。
他們在地方上確實有能量,可也只是在一地有能量,出了他們的勢力範圍那就只能呵呵了。
偏偏,吳東主持的法壇,能夠抽調外地力量突襲,就問他們經不經得起折騰?
加上新建拳民農莊,都是遠離城鎮區域,說一句荒郊野外也不為過,很難吸引到地方鄉紳地主的太多關注。
試探一番,眼見沒辦法拿捏,也就只能暫時放下。
有些事情,一旦做得過了,指不定會引來什麼樣的報復。
吳東為了這些新建拳民農莊,可是花費了不少精力和心思。
若非有高棉臨時基地,源源不斷送來經過培訓的小弟支援,怕是根本就完成不了這麼浩大的工程。
說實話,只要能夠將拳民和他們的家庭組織起來,開荒建立農莊都花費不了多少銀錢,關鍵是把他們組織起來。
眼下,我大清的局勢還沒崩壞,對於拳民的態度是壓制再壓制,最好能夠將之清除。
在這樣的情況下,宗族有勢力的家庭,是絕對不會參合拳民之事的,至於鄉紳地主更不用說。
所以,吳東麾下拳民,是真的沒幾個人才,就連認會三百個字的都少之又少。
要將這樣,連烏合之眾都稱不上的拳民組織起來,需要有經驗的人手可不少。
只能說吳東的勢力,恰好滿足了這一點。
然後,他手下的拳民被組織利用起來,爆發出了驚人的力量。
一個個農莊的出現,對於周圍地域的輻射作用相當驚人。
別的不說,他們除了正常的開荒種地之外,還要掌控當地的菜蔬肉蛋部分議價權,還有運輸以及部分農產品加工業務。
不說地方上的豪強如何,起碼對於貧民百姓的吸引力,還真是槓槓的。
在鄉村,有活計和沒有活計,生存質量那完全是兩回事。
眼見拳民農莊的日子紅紅火火,而當地貧苦百姓依舊掙扎在生死線上,要是沒點子想法那真就是傻子了。
也就是吳東早早對拳民的定義,做出了規範解釋。
不然,搞不好他此時麾下拳民數量,能夠達到數萬之眾。
真要如此,朝廷和官府就算不想動他,都不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