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景飛恭敬的對兩人說道:
“多謝兩位兄長指教,小弟受教了……”
然後他又好奇的問道:
“不知二哥這見面禮為何物?竟然蘊含我漢家氣運!”
劉安還沒有回答,項羽卻笑道:
“哈哈,公幹這次是大手筆啊,三弟你可知這乃是當年沛公稱帝后分封諸王,在封公幹之父為淮南國王之時隨同一起賜下的一批丹書鐵劵,以供淮南王冊封手下功臣之用,據說是沛公欽命所制,故此這丹書鐵劵才能攜帶如此濃厚的王朝氣運。”
當著劉安的面,項羽就沒叫劉邦老小子,而是尊稱其稱帝前的名號沛公。
“原來是這東西!”
高景飛聞言才知道這鐵板就是傳說中的“丹書鐵劵”。
這東西其實也就是老百姓在戲文與中常常見到的,那些要被皇帝治罪處死的臣子亮出的那種大家都熟知的所謂“免死金牌”。
此物乃是古代帝王賜給功臣世襲罔替享受優遇或免罪的憑證。是勳貴爵位的象徵。
丹書是指用硃砂書寫的字,鐵契是指用鐵製的憑證。文憑用丹書寫鐵板上,故名丹書鐵券。為了取信和防止假冒,還會將鐵卷從中剖開,朝廷和諸侯各存一半。俗稱“丹書鐵契”,又名“金書鐵券”、“金券”、“銀券”、“世券”等等,簡稱為“鐵券”。
當初劉邦建立漢王朝後,就命蕭何次律令,韓信申軍法,張蒼定章程,叔孫通制禮儀;又與功臣剖符作誓,丹書、鐵契、金匱、石室,藏於宗廟。其中的“符”就是指的丹書鐵券這東西,它也是皇帝與功臣、重臣之間信守的契約憑證。
當然最早的“鐵券”並無免罪和免死等特權,僅作為一種加官晉爵封侯的憑證。當年獲賜鐵券的漢朝功臣及其子孫中,不乏獲罪甚至被處死的人。
這時候一個侍者捧著一隻硃筆上前,劉安接過硃筆,一揮手那丹書鐵劵飛起到他面前,然後劉安在上面留空處寫下了一個地名以及高景飛的名字。
冥冥中,一旁的高景飛就覺得一股無形的力量加持到自己身上,似乎改變了什麼,又似乎什麼都沒有變。
不過當他仔細去感應的時候,就能感覺到自己背後有一股力量加持,並且對遠處一方土地空間有著一種緊密的聯絡。
“二哥你這是?”
劉安揮揮手,書寫之後的丹書鐵劵重新回到高景飛手中。
他說道:“我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寶物,便將丹陽之地封給你為食邑,這丹陽在我父王在位時還屬淮南國之領,後我繼位時就被削減封國,不過王莽篡國之年高祖為借我之助力,為漢室再續天命,又把陰間淮南國故地連同周邊郡縣都轉封給我,所以我在那裡也有權裂土分封。”
聽到劉安是從自己的封國之中分出一郡之地來轉封給自己,高景飛趕忙將丹書鐵劵推回說道:
“二哥這陰間土地也與我無用,況且我註定不久之後就要返回自己的世界,這鐵券還請你收回去吧!”
劉安卻笑道:
“我已成鬼仙之位,世間大可去得,這陰世鬼國與我也無甚大用,反倒是你,得了這鐵券之後,即便回返異世,只要那方世界也有漢家王朝存在過,這鐵券就能助你在陰世重新獲得一方封地,不但可以藉此名位往返陰陽兩界,在陰世也能收集一些陽間沒有的特殊修行之物,更有氣運方面的加持,說句不好聽的,即使意外身死,也可在陰間封地重新凝聚真靈成為一方陰世諸侯,也算是一件保命的憑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