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區條件實在艱苦,雪區軍總醫院也是醫生人數最少的軍區總醫院。
偏偏駐雪區軍團、邊境崗哨戰士,又是最需要軍醫的群體。
人手短缺怎麼辦?求援。
每年都有大量來自於全國各地醫院的醫生援藏,軍總醫院內有近三分之一的醫生,是援助過來的。
只見一個慈眉善目的老頭兒反應最快,整了整衣領後,徑直朝上一走了過來,伸出一隻手:
“尚醫生,我是申海遠海醫院的心外科主任,我對你的高原心外手術很感興趣,如果你願意,到我們醫院來任職,明天就可以安排你當主治。”
尚易握過手,有些意動。
高原地區最容易發作的疾病之一,就是高原性心臟病,牧民們稍微好一些,那些從平原來保家衛國的戰士們,屬於重點發作群體,長期在高原地區生活導致的心臟變化,或多或少都有些毛病。
康院長表情一僵:“季老你這當著我面挖牆腳啊?尚醫生是軍醫,屬於統管統派計劃的精英分子,肯定要劃到我們中心醫院....”
老頭兒吹鬍子瞪眼:“軍醫怎麼了?這不是能復員嗎?手續我們辦好,遠海醫院的醫療裝置,環境條件,可不是中心醫院能比的。”
一個身寬體胖的醫生也道:“中心醫院也不一定要你們蓉城中心醫院嘛,我們江城中心醫院也有這個任務。”
“你那是婦產科,讓尚醫生去?”
“婦產科怎麼了?看不起婦產科是要挨拳的!尚醫生哪個科室不能去?”
這話說的沒錯,也是各科室醫生紛紛來找尚易的原因。
尚易這才大學畢業五年,在邊區歷練了五年,還沒有一個主修的方向,主刀的手術雖然多,但難度方面更多還是高原手術的地域加成。
按手術分級來說,基本是在一二級範圍,三級偶爾涉及到,四級壓根沒有。
這不是說尚易能力不足,做不了大手術,反而是在說明潛力無限。
完全可以趁著年輕,多掌握幾門大手術,未來方向可以由醫院慢慢引導,缺少骨科扛把子,就讓尚易研究研究骨科,缺少心外科掌門人,就讓尚易上手幾臺心臟手術。
反正從這幾年邊區軍醫的履歷來看,尚易學的很雜,正好做什麼手術都能上手,完全能往醫院想要的方向培養,而且無論是臨床能力還是學習能力,都無可挑剔。
醫生的成長週期很長,學費也很貴,教學很花精力,各種手術儀器也是筆不菲的消耗,但這個群體,一旦發現真正有潛力的年輕人,絕不會吝嗇投入。
“尚醫生,考慮一下咱們五道口職業技術附屬醫院嘛?你如果想繼續在學業方面進修,我們還能提供保研,導師任你挑.....”
“尚醫生有這技術還進修保研幹什麼?雖說高原地區手術是個極小的分類,但尚醫生在這方面絕對是首屈一指的人物了,直接上手學術交流都沒問題,而且就學業方面來說,我們圓明園職業技術學院的醫學院,應該更強一些。”
“胡說,明明是我們五道口....”
“放屁,圓明園才更....”
兩人說著說著,就吵起來了,大家見怪不怪。
這麼多的誘惑,尚易實屬有些心癢。
人往高處走,誰不想去大城市,大醫院呢?
不說賺錢,單純為了技術發展,累計臨床經驗,有更優秀的老前輩帶著,肯定也是大醫院更好。
而且科室問題也不大,尚易確實什麼科都能看,他的掛是神羅天徵感受痛苦,又不是共情。
共情還真得多挑挑,不然去了神經內科,隨處處於癱瘓,去了腫瘤科,說不準第二天跳樓,去了精神科,第二天剃度出家了,要去了臨終關懷科.....
嗯,還是感受痛苦好,疼歸疼,沒啥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