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好了。”
吏部尚書自然也是知道通州的情況的,他聽著手底下的心腹這麼唸叨,苦笑著道,
“我也不是說這太監殺的不好,就是咱們這工作量,有點大啊,幾十個官,都是把持一府要職的重要官員,想找到合適的人,談何容易啊。”
“大人,您就知足吧。”
右侍郎聽到了尚書的話,笑著拱了拱手,道,
“如果那太監管殺有管埋,咱們才真的要擔心了呢。”
陸行舟只是除了那些官。
並沒有插手官員的安排,而是全權交給吏部。
這意味著什麼。
在場的人都能夠想明白。
意味著陸行舟不是完全想要滿足一己私慾,把持朝政。
意味著,他是真的為大魏朝來著想的。
這才是最重要的。
吏部尚書聞言,也是點了點頭,那眼睛裡閃過了一絲傾佩,他自言自語道,
“這太監,還真不是一般人物。”
“有手段有魄力,有胸襟有氣度,咱們這大魏朝滾滾朝堂,還真找不出一個像他這樣的人物,可惜了,真是可惜了……”
吏部尚書心裡明白。
陸行舟做了太監。
就已經將自己的未來,將自己的前路給斷絕了。
他把大魏朝治理的再好,也不可能名垂千古,不可能封王拜相,不可能被天下人真正的認可。
最終。
有朝一日。
這東廠,也是覆滅的下場,這太監,也好不到哪裡去。
吏部尚書覺的可惜。
不只是他,其餘的幾位尚書,也都覺的可惜。
“造化弄人,身不由己。”
吏部尚書搖了搖頭,然後對著兩位侍郎吩咐道,
“咱們別在這裡發牢騷了,趕緊把太監交代的事情給做了,我聽說,這太監正帶著東廠趕往江州呢,那邊,必然又是一番腥風血雨啊。”
“等他結束,咱們又得填補窟窿。”
“是!”
左右侍郎都是紛紛拱手,然後左侍郎起身,將一批官員的考核資料抱到了几案前,右侍郎則是準備好了筆墨紙硯,開始記錄。
三人又是忙碌了起來。
吏部在給通州尋找新的官員的時候。
陸行舟已經是帶著東廠的隊伍,離開通州幾十裡地。
一路往北行去。
通州到江州的這條路,通州其實也修過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