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不缺糧,三二年不行,十年八年之後,奇山區大員島特區和奇山區呂宋特區肯定會變成富裕繁榮之地。”來儀衝張景比一下大拇指:“風致,奇山區未來可期!”
“奇山區準備收復舊港宣慰司後,往舊港宣慰司安置咱們大明的流民,這是給漢人開疆擴土,功在當今,利在千秋!”
呂辰衝張景比一下大拇指:“風致肯定會青史留名,老張,我和來兄深受國恩,總要給大明貢獻一點力量,你別勸了!”
明成祖永樂三年(1405年)大明朝廷成立了舊港宣慰司,治所位於二十一世紀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巨港市,首任舊港宣慰使為施進卿。
大明的舊港宣慰司包括蘇門答臘島和二十一世紀的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新加坡等東南亞多個國家。
這幾十年,舊港宣慰司被荷蘭、葡萄牙人瓜分了,他們對舊港宣慰司人民進行殖民統治。
大明人民的好兒子張景準備消滅舊港宣慰司境內的荷蘭、葡萄牙殖民者,解放被殖民者奴役的舊港宣慰司人民。
二天後。
早上七點,穿著在官府發的進士服,張景等崇禎四年新科貢士再次進入大明皇宮建極殿(保和殿),他們來參加殿試。
早上八點多,崇禎皇帝講了幾句話,他公佈了崇禎四年殿試的題目。
穿到這個時代一年多了,張景第一次看到崇禎皇帝。
穿著明黃色的龍袍,二十多歲的崇禎皇帝身高一米七五左右,面貌清秀,他的臉上隱隱透出一絲絲憂慮,大明內憂外患,崇禎皇帝朱由檢的日子不好過。
殿試只考一篇策問,一篇三百字評議時政的議論文。
朱由檢出的題目《平虜策》,小朱(朱由檢)讓大明的青年俊彥想出平定遼東,滅掉後金的策略。
只要有足夠多的錢糧,大明就能輕鬆滅掉後金,張景來自二十一世紀,歷史學得不錯,結合大明現在的情況,他想到f二個給大明戶部增加收入的辦法。
張景依次把兩個辦法寫到試卷上,每個辦法都簡單論證了幾句,一不小心,他作的策問超過五百字了。
殿試的策問沒有強制寫多少字,張景的策問五百多字沒有違反殿試的規則。
下午五點多交卷,大內侍衛和小太監當場把所有考卷的上姓名、考生籍貫等考生資訊處都用厚白紙糊住了。
張景和一眾貢士出了皇宮,他考慮大紅山和東勝之戰的細節,他考慮奇山區明年的發展計劃。
“奇山伯,你的作的策問超過三百字很多。”陳於泰的案几離張景的案几比較近:“張景,雖然沒有違反規則,但你肯定是最差的同進士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