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國人的飛機在敦刻爾克撤退中損失慘重,剩下的又需要保護本土,對法國人的請求愛莫能助,於是擁有兩百多萬軍隊的高盧雞,象徵性得康三十來天,就投降了。
蘇德戰爭中也一樣。
單純比裝甲部隊,開戰的時候毛熊的坦克雖然主力是BT和T26這些落後的老式坦克,但也有大批先進的T34和KV。
相比三德子的三號和四號坦克,T34和KV要先進多了,特別是T34,相比移動不方便的KV,速度和防護兼顧的T34打三德子的坦克,就和大人打小孩一樣。
即使毛熊坦克缺少無線電,需要靠旗語相互聯絡,也不是三德子能對付的。
要不然也不會有T34危機了。
但是,相比裝甲部隊,開戰之初的三德子,空軍優勢實在太大了。
因為是偷襲,開戰第一天,毛熊就有1200多架飛機被擊落,其中七百多架是在地面上被炸燬的。
可以說從第一天開始,毛熊就喪失了制空權。
其地面部隊的反擊是在沒有空軍的支援下進行的,以至於幾次大的坦克會戰,毛熊地面部隊不僅要對付三德子的裝甲部隊。
還要忍受三德子空軍鋪天蓋地的轟炸。
特別是斯圖卡轟炸機,這種俯衝轟戰機可以說是坦克的天敵,有無數毛熊的坦克,在衝鋒的道路上被其炸燬。
三德子的傳奇飛行員——漢斯·烏爾裡希·魯德爾,這傢伙最瘋狂的戰績就是駕駛Ju87“斯圖卡”式轟炸機打坦克。
在他參戰的幾年裡,擊毀了500多輛也就是相當於5個蘇軍裝甲旅的坦克,以及近千輛蘇軍的裝甲車。
戰爭初期,毛熊往往在小型坦克戰,也就是幾輛或者十來輛坦克戰中,表現出色,打的三德子狼狽不堪。
但幾十輛上百輛坦克參與的大型坦克戰,毛熊往往輸得很慘。
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空軍。
因為毛熊地方太大,目標太多,到處都在進行的小型坦克戰,三德子飛機來不及支援,讓毛熊可以發揮坦克的優勢。
但數量一多,三德子就能呼叫空軍支援,面對斯圖卡的轟炸,毛熊坦克在先進也是靶子。
特別是在一望無際的大平原上,跑都沒地方跑。
後期三德子裝甲部隊為什麼不行了!
主要是因為三德子的空軍不行了。
就好像在諾曼底戰役中。
沙漠之狐隆美爾元帥和古德里安等人,對裝甲部隊的使用就產生了嚴重的分歧。
古德里安認為,裝甲部隊最關鍵的是機動性,應該部署在防線的後方,在確定盟軍登陸地點後,再進行突擊。
而隆美爾認為。
必須把裝甲部隊部署在距離海岸線很近的地方,可以快速對盟軍進行反擊。
要不然,以盟軍的空中優勢,如果裝甲部隊遠離海岸,那麼三天內他們根本不可能到達指定地點。
即使達到也會因為轟炸損失慘重。
事實證明,隆美爾判斷正確,在諾曼底登陸的時候,只有第21裝甲師距離登陸點最近,可以快速對登陸點的盟軍進行反擊。
只可惜,一個師的坦克實在太少了。
面對有著絕對優勢的盟軍,21裝甲師的反擊失敗,不得不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