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村現在還有多少口人?”
“一百八十多人吧。”
老村長縮在廚房門口的小板凳上,不知道是受到了什麼打擊,情緒看起來有些低落。
聽到許朔的詢問,便嘆氣說道:“桂花村的人基本上都是王姓、李姓、張姓三族的後代,其中王姓人最多。”
王家的人還是很多的,畢竟曾經就是桂花村一霸,如今即使在傳承上蒙了一層陰影,但憑藉著龐大的財力物力,留下的後代反而越來越多。
到如今,桂花村其它兩姓人反而不多了。
好比鐵柱都姓王。
至於村長,他是張家人,張家人一直都是桂花村的村長。
如果說王家代表了財富,那麼張家就代表了地位。
至於李家……
啥也不是。
李家在桂花村的存在就像是平民,前面有張家,後面有王家,被擠壓著根本翻不了身。
而事實上也確實如此。
六十年來都是如此。
老村長分析道:“所以我覺得挑起事端的人很可能是李家,畢竟要說冤,他們李氏可能就是整個桂花村最冤枉的那一方了。”
沒錢沒勢,在桂花村什麼都做不了主,李家卻也跟著王張兩家陷入了桂花村這個漩渦中。
因為當年除了王家人之外,其他村民也不是沒有想過搬離桂花村。
但走不了,不論老弱婦孺,自那日過後,桂花村裡的人一個都走不了!
他們在這樣一個封閉之地壓抑了六十年!
村長說道:“你好歹也是姓王,王家那些人對於血脈的延續都已經到了魔怔的地步,他們就算有想法也不會真的對你出手。至於我們張家,一直以來都在平衡村民們的情緒,而且也不會在七月中這個節骨眼上搞事。”
許朔聞言挑眉:“意思就是七月中之後就不一定了?”
村長扯了扯嘴角:“你不要咬文嚼字。”
“所以你的意思就是,現在想要對付我的兇手跟你們張家、還有王家半點關係都沒有,都是李家乾的?”許朔從善如流的總結了他那段話。
“雖然話不適宜說太滿,不過大機率是這樣沒錯。”村長點頭。
“李家還有多少人?”許朔問道。
“三十多個人。”
“都住在北山腳下的屋子?”
“差不多。”村長點頭。
許朔若有所思,想到昨晚見到的老李的形象,又想了想那幾條坊巷的佈局。
那片屋子連著北山,足有五十多戶人家,主街道只有三條,里巷雖然縱橫交錯但其實劃分非常規整。
熟悉地形的人想要利用巷子避開耳目並不困難。
但同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