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晚,荷蘭埃因霍溫,飛利浦大球場。
曼聯和埃因霍溫兩支球隊,為本賽季的歐冠四強席位展開了最後的廝殺,兩支球隊幾乎都是以8天前的首回合的原班人馬出戰,因為那便是兩支球隊當前的最強陣容。
坐鎮主場的埃因霍溫踢的非常強硬,科庫、沃熱爾這兩大後腰不惜以犯規和殺傷性的戰術來限制曼聯。而曼聯這邊,羅尹·基恩和弗來徹組成的雙後腰也非常強硬。
整場比賽,人仰馬翻的情況頻頻出現,比賽場面非常火爆,哨音訊頻響起,比賽流暢度也屢屢被打破。
雙方將更多的注意力都放在了限制對手,防住對方進球上了,在進攻一端反而都受到了不小的遏制。
直到上半場比賽進行到三十九分鐘,比賽僵局才被打破。
埃因霍溫獲得前場任意球,範博梅爾左路任意球傳中,遠點埃弗拉頭球解圍出現失誤,皮球意外的飛到阿來士腳下,巴西人門前8碼胸部停球后凌空勁射入網。
場上比分變為1:0,兩回合總比分2:2。
阿來士進球的時候,偌大的飛利浦大球場爆發出瘋狂的歡呼聲。因為按照歐冠的晉級規則,擁有客場進球優勢的埃因霍溫將淘汰曼聯晉級四強。
弗格森很不爽的攥了攥拳頭,他沒想到球隊以這樣的方式丟球了。
但是丟球已經成為事實,他不得不開始考慮0:1的情況下,下半場比賽該如何應對。
………………
一直到比賽進行到第60分鐘的時候,曼聯都沒能扳平比分。
弗格森坐不住了,他用斯科爾斯換下弗來徹,加強進攻。
而埃因霍溫這邊,希丁克過了接近十分鐘的時間,終於有了動作,他讓小將奈傑爾·德容和速度極快的矮個子前鋒比斯利都起來去熱身了。
奈傑爾·德容是一箇中後場多面手,在攻防兩方面都顯示出不錯的潛力,球場上他拼搶兇狠,作風頑強,身體素質也十分出眾。
美國前鋒比斯利的身體相對單薄,對抗能力一般,他是一名攻擊型選手,在防守上存在薄弱環節。不過比斯利的速度和爆發力十分出眾,另外有一定的腳下技術,這令他具有較強的突擊力,是鋒線以及後插上中場的一匹快馬。
約翰·莫特森說道:“換上德容或者是比斯利,這代表了希丁克的兩種態度。”
弗格森也注意到了埃因霍溫的替補席上的變動。
換上比斯利,說明希丁克也不滿意目前的比分,埃因霍溫還要進攻;而如果是換上德容,這是加強中場防守的意思,這是對於目前的比分結果表示滿意,要將這個比分保持住。
比賽進行到第七十一分鐘,希丁克終於做出了換人調整,他用德容換下了本場表現不佳的中鋒哈塞林克。
撤下一個前鋒,換上一個防守強悍的中場,守住目前1:0的比分的意味就非常明顯了。
………………
看到希丁克的這個調整,弗格森在考慮片刻之後,也針鋒相對的做出調整。他用吉格斯換下了近期明顯狀態不佳的範尼,繼續加強進攻。
希丁克站在場邊,表情嚴肅的盯著場內看,他在猶豫,弗格森這邊調兵遣將,不斷的加強攻勢,希丁克在考慮是繼續調整以加強防守,還是順應形勢的變化,轉而加強進攻,以求抓住曼聯壓上來進攻之後的空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