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晃的軍營不小,有一萬多人,雖然不全都是精兵,但精兵數量也達到二三千之多。
而最可貴的是,在高順目光所見之處,處處井井有條,沒有絲毫混亂。
生火做飯的、訓練士卒的、整理兵器的,各司其職,顯得十分整齊。
可見徐晃不光是擅長打仗,治軍能力也是數一數二的。
怪不得後日徐晃被曹操贊為:“有周亞夫之風”,雖然現在沒有日後那麼成熟,可已經顯現出一些跡象了。
“公明兄治軍嚴整,可真是讓人稱讚啊。數萬人井井有序,沒有絲毫混亂,看著公明兄的軍營,再看我幾百人的軍營,真是自嘆不如。”
高順並不吝嗇自己讚美的語句,對著徐晃說道。
“哈哈,不過如此,這也都是經驗。”對於高順的讚美,徐晃沒有謙虛,而是豪邁的承認了,不過他也照顧到了高順的情緒,道:“義從你年數較小,且征戰次數不多,我是說大仗,等你日後打仗多了,自然也能做到。”
高順瞭然,點了點頭,沒有多說。
按照領軍打仗的標準來說,他現在的年齡的確有些小了。
高順並不知道自己的年齡,不過據他自己判斷,也就在二八九這樣,沒到三十,而徐晃已經是四十有餘了。
二十到四十,是一個猛將的巔峰時期,力量體力武藝都是極致的,這個時間段的猛將往往是勇不可擋的。
像呂關張趙馬典這樣的猛將就是例子,而略微次一些的例如太史顏良文丑夏侯甘寧等人也都是這樣。
黃忠是個例外,歷史上老當益壯多用來形容兩個人,一是廉頗,二就是黃忠。
而作為領帥,依靠的則多少經驗,一個初出茅廬的小將遇上一個經驗老道的領帥,即使雙方實力相同,小將大部分都會被吊著打。
高順就是這樣的小將,而徐晃則是正當壯年,不管是從武藝方面還是從領軍能力方面,都是如此。
所以徐晃說的也不算錯,反而十分合理。
“好了,別看這些了,走,回軍營,我已經備好酒肉了。”
徐晃胳膊搭在高順的肩膀上,拉著他往中軍大營走。
大營內,有一張方桌,方桌上滿是徐晃一進軍營便讓人準備的酒肉。
酒是什麼酒,高順分辨不出來,但隔著數米,他就能聞到一股濃郁的酒香。
高順眼睛一亮:“好酒啊。”
歷史上的高順是不喜飲酒的,哪怕飲酒也只是逢場作戲,從不多飲,可現在的高順不一樣了,後世哪個年輕人沒喝過幾次就呢。制大制梟
所以高順雖然不是嗜酒如命,但對酒也不反感。
更別說這個時代能提升武將之間關係的最好辦法就是一起開懷暢飲了。
“哈哈,自然是好酒,我軍營一直備著從釀酒良坊裡面搬出來點好酒,都是曹公賞賜給我的,這次特意拿出來招待你。”
釀酒良坊,高順有一點點印象,好像是城內專門負責釀酒的一個作坊,和巧手坊一個檔次的,都是供用給皇家或者世家大族點,而徐晃有一些曹操賞賜下來的,也不足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