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天寶風流> 第二百七十九章 劍南〈四〉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七十九章 劍南〈四〉 (1 / 2)

收到鮮于仲通的回書之後,太后娘娘原本放慢速度的了起來,在這份問詢回書裡,兵部公文中關於吐蕃人的異動被鮮于仲通解釋為“每年秋天都會發生的正常景象”,鮮于仲通更信誓旦旦的保證劍南道在朝廷武力的絕對控制之下,太后娘娘的車駕一旦進入劍南,就如同在京畿道中一樣安全。

太后娘娘的車駕剛一走出江南西道邊界,立即被早已等候在此的一萬劍南道鎮軍團團護住,對於鮮于仲通並未出現在歡迎隊伍中,統領這一萬人的將領的解釋是“我家大帥正親率牙軍先行檢查沿途防衛,以此確保太后娘娘車駕安全”。一鎮節度使親為先鋒,聽到這個解釋,頗有衣錦榮歸之感的楊妃心下歡喜,笑著向身邊的唐離眨了眨眼後,又好言將劍南統兵將領撫慰了一番。

知道楊妃這個小女兒般的動作是在取笑自己這幾日過於謹慎,唐離也懶的理會,在見到這一萬人的軍隊之後,他懸著的心總算安定了不少,是以在歸心似箭的楊妃下令加快行程時,他也並未出言阻攔。

楊妃的車駕是從劍南道東部進入,除了鮮于仲通密切注視著太后娘娘的行程外,駐守在劍南道北部的田承嗣也半點沒有閒著。

自奉詔調入劍南任節度副使,鮮于仲通對田承嗣甚至連表面功夫都沒做,從第一次見面就沒給這個新來的同僚半點好臉色,好在田承嗣對此早有心理準備,是以在表面上也不以為意,檢查糧庫、武庫,接見下屬將領、巡視各地忙的不亦樂乎。

多年來在劍南道都是一家天下,如今來了個田承嗣,他身為節度副使,是朝廷任命的劍南道第二號人物,在朝中又有唐系新貴的背景,無論是顯性的官位還是隱形的朝中背景。對於那些在劍南道不得志的武將們都極有誘惑力,加之田承嗣是帶老了兵的老狐狸,憑著他的手段,不過個多月時間,已與部分將領打得火熱,尤其是在鮮于仲通影響力較弱地中下級將領中更是如此。

見這情勢不對。本就對田承嗣厭惡萬分的鮮于仲通先是下令將魏、博來的兩萬軍士集中調往劍南道北部駐防,幹完這件事後,他又擺出一番商量的姿態,請田承嗣也一併前往。出乎他意料之外的是,對於這個任命,田承嗣沒有半分推脫的慨然應命,他答應地如此爽快,直讓鮮于仲通提前準備好的許多說辭變的全無用武之處。

劍南道北部是指與山南東西兩道交界的區域。這個地方最大的特點就是山大林密,正因為如此,這裡也是劍南道最為貧瘠的所在。此地既不與吐蕃接壤,地方又貧瘠的很,作為武將,既沒有上一線戰陣廝殺以掙取軍功的機會,在地方上也難以生髮到多少油水,所以窮山惡水地劍南道北部地區歷來都是武將們望而生畏之地,也是鮮于仲通發配手下不聽話將領的好去處,將田承嗣送到這裡。鮮于仲通的用心真是再明白沒有了。

對於劍南道北部的情形田承嗣並不是不知道,但對於鮮于仲通的這種安排,他卻並不惱恨。不僅不恨,反倒是心下竊喜。可以說,他到劍南道赴任這一個多月以來之所以如此高調,目的也就是等著外放出去的這一天。

鮮于仲通本就是劍南本地人氏,又在此任職節度使,上在朝廷中有楊國忠這樣的強力支援。下在地方有宗族勢力可為奧援。又掌握著軍隊大權。其在劍南可以說是根深蒂固,憑他一個外來的節度副使若想在此有所作為。簡直就是難如登天。面對這種現實,田承嗣最怕的是鮮于仲通將他困在身邊,而將其麾下兩萬人打散調往各地,若真是如此,任他田承嗣有多大手段也休想翻出什麼大浪來。

正是擔心於此,田承嗣才一反常態,身為外地調入地武將,初入劍南不僅沒有保持應有的低調謹慎,反而是大張旗鼓的四處活動,擺出一副野心勃勃地姿態來,終於他這種反常舉動換來了這樣一個安排。劍南北道窮不要緊,反正田承嗣也沒指望鮮于仲通會給他好地方,最讓他看重的是這樣一個自由活動的許可權,率兩萬嫡系前往,這就意味著他田承嗣在劍南道終於有了自己能說話算數的根據地。

窮山惡水的劍南道北部著實凋敝,譬如田承嗣駐節所在地,雖然名義上是個縣治,其實質卻連江南東道一箇中等鎮子都不如,人員稀少、城牆低矮,一眼望去看到的全是清黑色地連綿大山。

這是一棟有三進院落地宅子,佔地倒算不得小,但黃土夯成,只在簷角院門處加了轉帽地宅子卻實在說不上氣派,若非那

旗杆上飄著地旗幟,任誰也不會相信這會是一個節度第。

土宅第二進院落的正堂中,田承嗣正細心聽著軍報,而軍報的內容正是太后車駕的行程線路,自接到留守京城的心腹田七的急信後,這樣的軍報就已是一天兩次,雷打不動。

“兩天前,太后娘娘的車駕已經進入劍南道,由王清松將軍率一萬軍馬護衛,依車駕行程計算,當在三天後由東折而向北”

“嗯!我劍南道諸軍可有什麼異常調動?”。

“這個倒是沒有,眼下正是防秋的時候,各地駐軍本就不會輕易調動,再則咱們派往各地的斥候也散的開,少的不敢說,凡有三千人以上的調動,一定瞞不過大帥的眼目,這點末將敢以人頭擔保”。

“你是隨了我五六年的老人了,本帥還信不過你!”,笑著起身拍了拍那將領的肩膀,田承嗣順勢向懸掛在牆上的劍南道山和地理圖走去。

軍報即已說完,那將領向田承嗣行了一禮後便轉身出去,走到堂門口時,他卻又驀然收回本已跨出去的腳。

察覺出腳步聲的異常,本是揹著身子的田承嗣轉過頭來,“怎麼,還有什麼事?”。

“有一件事末將倒是有些奇怪,但末將也沒查出什麼不對來,不知當說不當說”。

他這樣一說倒讓田承嗣來了興趣,笑著指了指帥案下的胡凳道:“但說無妨”。

“是”。那將領轉身回來,在胡凳上坐定之後道:“近些日子派出去探查的兄弟路過雄武鎮時,發現此地戒備甚嚴,本來防秋的時候加強戒備也是正常,但讓人不解的是雄武鎮的種種森嚴戒備卻是防內甚於防外”。

“噢!”,聞言。田承嗣心中一動,為怕打亂那將領地思路,他臉上卻沒顯出異常來,反倒親自起身給他斟了一盞茶水。

“咕咚咕咚”兩口將盞中茶水一飲而盡後,那將領就著袖子一抹嘴後續又道:“雄武鎮離咱們不遠不近的,屬下派出去的兄弟怕雄武鎮這異常對咱們不利,就花費了大心思去探查,結果才發現雄武鎮根本就沒什麼異常。不過是那守將開始派兵襲擾吐蕃,殺蠻子、搶牛羊。大帥你說,這本是再正常不過的了,他們有什麼好防的?”。

“派兵襲擾吐蕃?”,聽到這話時田承嗣微微一愣,早在來赴任之前,他就仔細瞭解過未來的上官,鮮于仲通雖然身為統率大軍地節度使,但骨子裡商賈的性子卻半點沒褪,連帶著打仗也分外計較得失。在個人戰力上劍南道士兵本就不如那些吐蕃蠻子,是以一旦兩軍接戰,尤其是野戰。吃虧的大多都是劍南。正是有鑑於此,在上任之初幾次主動出擊而又吃虧而回後,鮮于仲通對於吐蕃人就開始堅決貫徹“以守為主”的方針,絕不主動出擊,絕不與敵野戰,憑藉堅固的城寨及地形優勢阻擋吐蕃人東進。象現下雄武鎮這種主動出擊的事兒還真不象是他幹出來的。這個念頭一閃而過。田承嗣隨即問道:“雄武鎮可有軍隊調入?”。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