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天寶風流> 第一百八十五章 守城<三>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八十五章 守城<三> (2 / 2)

“噢,兵馬使大人此言何意?”,剛剛經歷了平生第一次嚴酷的廝殺,休息過後唐離雖然調勻了呼吸,但心境畢竟難如平時那般寧靜,處於如此心緒與環境中,他的話語中自然就多了幾分攻擊性,“守土禦敵。 匹夫有責!某自為國而戰,李將軍此令未免太霸道些了吧?”。

自小在軍中長大,李光弼見慣了那些新兵蛋子在初歷血戰之後的種種異常行為,此時唐離地表現在他看來也屬如此,加之這番話說的實在大對他的脾胃,是以心下也並不生氣,只是身為一州主將。 在這樣大庭廣眾之下被人以這樣的語氣搶白,也讓他這個冷麵將軍有些下不來臺。 “守土禦敵,匹夫有責,說的好!只是恕我直言,鄭公子若肯下城,只怕對守城貢獻更大”。

“你此言何意”,聞言,唐離霍然而起。

“這些人都是訓練有素。 雖只有二十餘人,但若排程得當,其戰力不下一支弓弩小隊!守城之要,弓弩為先,當此之時,這些人之寶貴就無需多言了”,李光弼以目光環視了唐光等人一眼後,轉而向面色有些青的唐離道:“但若鄭公子不肯下城。 你的這些‘家人’全為護衛你一人而憂心,其戰力至多不過能揮出三成,如此,鄭公子可明白了!”。

言至此處,李光弼不等唐離說話,續又言道:“再者。 適才一戰鄭公子可謂風采盡現,其意義不僅是擊退了一次進攻,更重要地是大挫了吐蕃人計程車氣。 否則,最後那脫贊朗日也不至於如此做派!”,話說到這裡,李光弼地臉上也難得的露出了一絲笑意,“經由這些民夫之口,公子適才的英勇行為不出半日必能傳遍凌州城內,世家子弟,投筆從戎。 且一戰殺敵數十而己身毫無損。 這些於城頭軍士也便罷了,但對於凌州城中百姓而言。 卻大有振奮人心之效。 此次守城之戰吐蕃軍勢大而來,此城若想最終守住,僅憑這數千將士怕是不濟的,其根基還在我凌州十餘萬百姓身上,時艱出英雄,也需要英雄,所以,就當下而言,公子的安危已非個人之事!下次再戰,吐蕃人必定是欲先除你而後快,兵戰兇危,公子如真有不測,則吐蕃士氣大震而我方士氣大沮,若果真如此,公子雖身死也已誤國多矣!”。

身為大唐中興的兩大名將之一,除了在識人上有同樣的卓慧眼之外。 在戰事上,與郭子儀帶兵四下收疆復土不同,李光弼乃是以擅守見長,尤其是安史之亂後期地那場“河陽之役”,其人更是以數千軍士抵禦敵人數萬軍士長達半月的輪番進攻而不失守,並最終策應援軍反動大反攻,實堪稱三千年王朝史上防守戰的最經典戰例之一,也正是這場戰役,在軍事上奠定了安史叛軍不可逆轉的敗亡之局。 如今,李光弼的軍事指揮雖然還不象後期那麼成熟,但僅僅這一段話語已足可看出其非凡之處,畢竟對於同時代的將領而言,能如此重視百姓的力量,並主動利用“英雄”對敵我雙方同時動心理戰,這樣的人還地確不多。

初戰之後,唐離雖不免有一段時間的心情紊亂,但畢竟不是不知理的,李光弼這番話雖然說不上客氣,但唐離卻不能不承認他說的實在是有道理,如此嚴峻的守城形勢下,唐離又豈能拒絕,只是他口中雖然答應了,但心中還是著實鬱郁,連帶著臉色也就差無可差。

見唐離心中明顯不願,但卻能以大局為重而不執著於意氣之爭,其決斷處乾脆果決,加之此前的那些表現,年不及弱冠能做到如此,李光弼對這個突然而來地滎陽鄭離簡直是刮目相看了,再次細細打量了唐離一番後,心下一動的李光弼開言提議道:“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如今我軍雖是守城,但情不同則理同,只是如今劉使君抱恙在身,某城樓上下兼管著實也是分身乏術,若鄭公子能襄佐使君大人料理好後勤細務,使守城不乏物用,其功之大卻遠勝在此間多殺幾個蠻兵了”。 不知為何,李光弼在說到劉使君時眉頭忍不住的微微皺起。

不管平日如何,在骨子裡而言唐離的確是個不折不扣的愛國者,加上他如此的熱血年紀,又處身於戰陣上這樣特殊的環境,聽說能對守城有益,他幾乎是不假思索的就答應了李光弼的提議。

一一拍了拍唐光等人的臂膀,唐離帶著僅剩地兩個護衛及那個錄事參軍下城直往凌州府衙而來。

走在路上。 唐離聽那錄事參軍介紹後才知道,原來這個凌州劉使君竟還是個正牌子進士出身,當年過了吏部關試之後,放下去在江南東道由縣丞到縣令,隨後再到一州副2地別駕倒也順風順水,只是做到別駕位置上後,官運就此到頭了一般再難有寸步之進。 連著三任送走三個刺史,眼見自己一年老似一年而又升遷無望。 劉使君一狠,索性向吏部報了備選,來這別人都不願意到的四戰邊州扶正做了使君,好歹算是邁進了正五品這個官員升遷地大坎兒,在他想來,苦熬個一任兩年打個轉兒之後,不管是進京還是調往中原各道為官。 都是另一番氣象,總比原先的溫吞水要強。 這番打算倒是沒錯,無奈此人運氣實在太差,剛到凌州不久,府衙正座上的凳子都沒坐熱,餓急眼的吐蕃人就浩浩蕩蕩地殺了過來。

可憐劉使君自小生在江南,長在江南,做官之後還是在清山軟水的江南。 那曾見過這樣刀槍如林,殺氣騰騰地場面?聞報之後顫顫巍巍的上了城樓,看著下面臉塗楮紅,黑麵辮的吐蕃蠻兵似要擇人而噬,已是先自眼暈,再聽說吐蕃人竟然來了整一犛牛部六萬軍力。 而本州兵馬不足六千,當下頭眩作,回府之後竟然就此臥倒,再難視事,更不用說支應保障戰事了。

“若單是軍中供應,我們州軍自己倒也應付的來,只是這守城之戰所需物資甚多,且枝枝蔓蔓都涉及合城百姓,這些民政上的事情異常瑣細繁雜,使君大人這一抱恙病倒。 立時就成了一團蜂。 戰事緊急。 咱們州軍也抽不出足夠的人手前來幫忙提調支應,邊鎮小郡的。 刺史府中也沒人能擔當起這樣地重任,這兩日若非兵馬使大人兩造裡操心,只怕早就成了一團亂麻。 只是這樣也不是個長法”,言說到此,那騎在馬上的錄事參軍簡直就是在對唐離作揖打拱了,“如今實在是沒了辦法,兵馬使大人才會將此事託付公子!若公子能擔當下此事,物用不乏的支應到守城結束,那整個凌州百姓都足感您大德了!”。

“都是為國效力,魯參軍無需如此!”,無暇顧忌魯參軍言語中對自己能力的懷疑之意,聽了這番話,唐離才知道這個任務的繁難遠出了他的想象,面對十倍於己,虎狼之師的吐蕃兵,似這樣以少敵多的守城之戰,前方將士肯拼力效死固然重要,但若無充足地後勤供應,要想守住凌州只能是一句空話,打仗打的是後勤,這句話對於眼前這種情況而言簡直是再正確不過了。 自己差事辦的好壞甚至直接關係到凌州到底能守幾天,最終能不能守的住。

遇強則強,這是外表俊逸的唐離骨子裡生就的天性,長出一口氣後,他驀然一揮馬鞭,催馬直向府衙疾衝而去。 自高中狀元入仕以來,對於公事,唐離從無一刻象此時般如此經心而急迫。

北地初冬,凌厲地寒風呼嘯而來,催馬狂奔中,唐離身上的白衫迎風而起,烈烈抖動之中,胸前那朵鮮血染成的梅花似是活了一般,天愈寒,風愈疾,而怒放愈盛……

…… …… …… …… …… …… …… …… …… ……

ps:昨天有書友問到“長嘯”到底是怎麼個嘯法兒,葉子在此解釋一下啊!古人這所謂的長嘯哇,其實就是憋足了氣可勁兒的喊,或者說吼叫也行。 比的就是個肺活量。 跟我們現代人一樣,古人也多是在心情特殊的情況下為洩才會如此。 倒不是故意賣弄或是玩兒什麼玄虛,以本而言,昨天那章若是這樣寫,不知道您覺得如何:

“鏘”的一聲寶劍鳴響,黑飄飄,白衫烈烈的唐離口中出盡釋壓抑的狂嚎,就這樣風儀絕美地向金鑼傳警處疾衝而去。

噴了吧,我就知道您得噴出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