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天寶風流> 第一百章 詩佛<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章 詩佛<二> (2 / 2)

“聽阿離論詩,實在是大快意事,這句句字字竟是如同從我心中流出一般,單為此。 不能不滿飲一樽!”,口中說話,懷素和尚也不讓人,舉手之間,已是滿樽酒盡。

身為今日領隊的小蠻見其他兩個歌女都已獻藝完畢,當即起身,向適才那操琵琶地歌女示意之後。 便在聲聲琵琶的伴奏下跳起了軟舞中的《綠腰》舞。

小蠻最長處便在那一握盈盈柳腰,跳這等《綠腰》舞本是最為適宜。 初時唐離還是饒有興致的細觀,孰知她舞到興處時,竟然又來了幾個大幅擺臀的動作,雖然看來很有幾分風騷誘惑,卻是將《綠腰》舞原本的意境破壞殆盡。

而她這突然改編的動作也讓眾人看地莫可適從,隨著她這等動作越來越多,唐離扭頭之間。 與王摩詰相視啞然而笑。

好容易等她一曲舞完,唐離隨即側身道:“心蘭姑娘為我等一展琴藝如何?”。

“噢!別情也好琴?”,唐時琵琶大盛,好琴者甚少,尤其似唐離這等年紀者更是如此,是以王摩詰因有此問。

重整小爐,拿起幾邊備好地松枝,在嫋嫋而起地青煙中。 半俯著身子觀火的唐離語聲如那青煙般淡淡而來:“天地之和,其先於樂。 樂之趣,莫過於琴。 君子以鐘鼓道志,以琴瑟樂心。 晚學雖不敢以君子自居,但好琴之心卻是一般無二!”。

王維之母本是出身高門崔氏,與鄭鵬祖母崔老夫人正是嫡親姐妹。 深知鄭憐卿坎坷遭際地王摩詰今日此來,一是耐不得小胖球兒的痴纏,再則也有心見見這個未來的侄婿到底是怎麼一番模樣,從相貌風儀,再到隨後的評詩及此時論琴,原本眼界甚高的詩佛也覺眼前這少年言行皆合己心,只是他性子原本恬淡,情感輕易並不外洩,是以雖心下讚賞,但面上卻並不表露。 只是微一點頭向蘭心道:“請”。

纖手輕撥。 泠泠琴音悠揚而起,此次唐離卻是聽出蘭心所奏乃是千古絕唱地《高山流水》。 想必她是想借此曲喻示坐中唐離等人的深情高誼,這原是ji家察言觀色的手段,但此時聽在唐離耳中,卻覺份外契合。

初春二月天氣,幽靜的小園中、身遭三四好友佳客相伴,身前泥爐嫋嫋,耳中泠泠琴音,更兼和風習習吹拂,唐離此時但覺身心俱是一片恬然的歡悅,不覺間已是閉目靠於身後桂樹,惟有右手輕叩木幾,擊出低低若合節奏的拍子。

“好琴藝!似你這等年紀,能將此曲奏的如此純而不雜,已是殊為不易了!”,輕拈著手中佛珠的王維待一曲終了,向那心蘭微微頷稱許道。

王摩詰二十歲時參加制舉,擬定地干謁物件乃是影響力巨大的太平公主,然則此時的公主早已答應推薦另一位士子張九皋,王維遂別走蹊徑,先干謁見賞於歧王李隆範。 某日,歧王參加太平公主宴會時,將王維打扮成樂工隨行。

少年王維年輕俊秀,風儀更是不凡,縱然立身樂工群中也是鶴立雞群,當即便引起了太平公主的注意,遂命其演奏琵琶新曲。 一曲奏罷,滿座皆驚,王維遂趁機獻上詩作,公主讀後更是嘆之再三,經此一事,王維之名動於京華,並於是年科舉中,以二十歲年紀,高中頭名進士,盡享狀元尊榮,並因其善精音律,初出仕即被玄宗親點授官為太樂臣。

唐離深知這個典故,此時如此機會焉能放過,等王維這句話說完,他隨即跟上道:“先生善音律之名動於天下!今日難得如此機緣,還請為我等撫琴一曲如何?”。

此時之王維對於唐離已大有好感,今日之會氣氛倒也合適,是以聞言之後他倒也並不推拒,淡淡一笑間接過蘭心遞過的素琴置於膝上,三兩聲輕撥定音之後。 閉目肅容片刻,手按琴絃,於無形處已有一股溫雅之音湯湯而出。

他這琴音卻與適才蘭心所奏全然不同,適當技法的運用,餘音綿綿之間竟是使人聽不出奏琴時原本應有地斷續,那音符便如同春日裡的溪流一般,泛著新綠,綿延不絕。

“《遊春》曲!”,蘭心口中的這句喃喃自語,卻是提醒了唐離。

他雖對琴知之甚少,但這《遊春》卻是當年在金州隨閻蘇生習蕭時反覆練習過的。 東漢時,蔡文姬之父,這位有名的大儒博學多才,經史書法及琴藝無所不通,尤好操琴的他曾自創“蔡氏五弄”,其第一曲便是《遊春》。

耳聽國手操琴,奏的又是自己最熟悉的曲子,唐離一時手癢,竟是取過歌女攜來的長蕭,等王維第一節結束的當口兒,按蕭於唇,隨著第二節地琴音應和而起。

琴聲清冽,表現地本是初春時節萬物萌的歡悅,而唐離這蒼茫地長蕭應和其中,卻是隨著琴音若有若無的勾勒出傷春悲秋的春愁,兩相交融,絕美的演繹出一派完整的春日景象

眼看著周遭的二月初春景色,耳聽這一曲琴蕭合奏,翟琰等人渾然忘我,便是喝酒時無比專注的懷素和尚也停樽不飲,沉浸於這美妙的樂曲及意境之中。

一曲即終,按弦止音的王維閉目半晌,才復抬頭看向唐離微微一笑,他的眼眸中直有說不出的相得欣賞之意。

輕輕遞還素琴,拂衣而起的王維淡然笑道:“曲終人散,今日已然興盡了,某家路遠,就此先告辭了!”。

目送王維車駕遠去,一併走出的玉真公主小聲笑道:“阿離,昨日進宮,聽皇兄言語,似有讓你任職樂臣之意,它日若真是如此,王摩詰身為太晟府正,那你今日這一曲琴蕭合奏,可是大大搏得了上官的歡心!”。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