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做前面入圍賽,或者進度靠前階段的pk賽,窩點裡有口,張揚跟黃徵並不會立刻就調整釣法開始拿魚,但是今天不一樣。
在發現抽了幾桿浮漂開始有動作之後,張揚跟黃徵倆人,又非常默契的微調了雙鉤上的拉餌大小。
尤其是張揚,別看拉餌時候耗費的時間跟黃徵差不多,但是他多了個整理下鉤餌球形狀的小動作,經過簡單修飾之後,下鉤餌球幾乎呈現圓滾滾毛茸茸的狀態。
就看到場上倆人,幾乎映象的拋竿,浮漂翻身,平穩下行,然後在到達剛才浮漂給口水深附近的時候,漂目動作又出來了。
黃徵這邊,輕輕一個短暫的懸停,然後微微加速的一個滑漂吃口漂相,頓感算不上乾脆,但也值得冒險提竿刺魚。
高手之爭,這第一尾誰先上魚的講究可是很深的,倒不是迷信,而是事關比賽pk兩人的心境變化以及節奏主動權。
黃徵這邊率先給口,所以果斷的提竿刺魚,但運氣實在有點不巧,鉤子沒有吞下去,空槍了!
失誤了的黃徵,立馬快速的理線儘快嘗試下一杆。
而張揚呢?浮漂給口漂相同樣不算清晰,但是就因為剛才修飾餌團的一個小細節,給魚吃餌創造了更加方便的機會。
所以,張揚這邊抓口提竿刺魚的時候,水下釣組的力量透過竿尖,傳遞到了手上,張揚心情非常不錯,提竿中魚!
“哇!於老師快看,臺上兩名釣手的浮漂,基本同一時間給出了有魚進窩的漂相動作,但是黃徵這邊一個滑口漂相,起竿空槍了,而隔壁,張揚這邊運氣要好一些,差不多的漂相正口命中,率先上魚了!”
孫奕從比賽正式開始時算起,心情一直是懸著的,現在看到張揚第一個開杆中魚,明顯有個小的情緒波動。
於文生點點頭:“不錯,差不多對等的機會,但是黃徵空了,而張揚卻抓住了關鍵的一口!從開場表現來看,還是張揚技高一籌!”
“嗯?技高一籌?這不是運氣成分嗎?我感覺,剛才有魚吃餌的漂相動作也差不多,起竿抓口的時機也幾乎一樣啊!為啥您會說是張揚技高一籌呢?從哪裡看出來的?”
孫奕微微歪了下腦袋,眼神裡帶著一絲疑惑。
老於抿嘴笑了笑:“剛才有個小的上餌細節你沒注意到,我先不指給你,你留意接下來幾桿,張揚上餌的手法細節,跟旁邊的黃徵對比下,待會再給你揭曉!”
“哼,於老師您太不夠意思了,這是賣關子呀!找茬就找茬,我還不信了,看起來明明沒差啥的!”孫奕很可愛的賣了個萌,真的耐著性子對比觀察起來。
到了決賽的直播場次上,每個釣手身邊足足又四臺攝影機鏡頭,遠景,漂相,近景,特寫,有心檢視的話,細節相當多。
孫奕對比觀察了一小會兒,還真讓她發現了張揚每次拉餌手上的小動作細節。
“哎呀,我好像發現了於老師您說的細節了!張揚這邊每次完成拉餌之後,明明鉤上餌團狀態形狀還不錯,但他都會有個用左手指尖修飾餌球的小動作!是這個細節,導致類似的抓口漂相,卻提高成功率嗎?”孫奕跟獻寶似的將自己的發現問了出來。
於文生點點頭:“對的!啥是技術細節?這就是細節!
餌料狀態,大家都開的好,拉餌手法,大家也都沒問題,但為啥張揚上魚了,黃徵空槍?
做釣競技塘的老滑魚,好多時候就差這麼一丟丟的細節,結果就完全是兩回事兒!”
倆人正在揪著一個修餌的細節給直播間水友們科普呢,第二杆入水的張揚跟黃徵,幾乎又是同時起竿。
這次,倆人運氣都不錯,沒有空槍,起竿中魚。
“同時中魚!目前成績2:1,張揚暫時領先一條魚!”孫奕打斷了交談,再次將關注重心放到了魚上面。
於文生盯著導播臺上面的不同鏡頭畫面說道:“黃徵的臨場反應非常快,第一杆空槍之後,他應該意識到了餌團狀態細節這個問題立刻做出了調整,現在倆人都破零成功,比賽前期的準備階段,就算結束了!
跟我剛才的分析差不多,現在比賽才剛開始兩分鐘不到,節奏非常快!”
“於老師您說的確實很準,那什麼,接下來的比賽呢,您個人覺得,會朝著哪個方向發展?誰又更有優勢拿下第一局?”孫奕繼續追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