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兒,有口了!”大冰激動的出聲提醒。
“別吵吵!閉嘴!”
徐程呵斥了對方一聲,右手抓著魚竿上的纏把帶位置,一雙眼睛死死地盯著浮漂的漂像。
就看到六克吃鉛的大號浮漂,漂目上下微微的顫動,上來,下去,每次的動作幅度都不超過三分之一目。
這種小的漂像中魚率並不高,尤其是釣花鰱的時候,所以面對小弟提醒,徐程並沒有立刻起竿刺魚,而是繼續耐心的等待。
這裡解釋下,為啥會出現這種漂像動作呢?
主要有這麼幾個方面的影響。
第一個,是浮漂本身的問題,浮漂吃鉛量太大,漂身的尺寸肯定要大,在水中的啟動阻力要大,魚吸餌的時候不容易吸到嘴裡。
第二個問題,是餌料的問題,徐程用的手食兒跟之前打窩子用的餌料,基本是同一個味型,無非就是一部分的發酵窩料,攙和到了以雪花粉為主的商品餌當中開製出來的手食兒。
餌料組成成分沒有問題,但是徐程開餌的手法以及對餌料的理解並不合格。
水比略小,開出來的餌料略硬一些,入水之後餌料吸水膨脹有個過程,在這之前,餌芯兒的位置是硬的,給水下的魚取食增加了一點難度。
第三個原因,就是現在的天氣水溫因素了,五月份的天氣,氣溫已經回暖了,但是水溫的回暖有一定的滯後性,導致鰱鱅雖然開口了,但是攝食活性跟力道,還稍微有那麼一丟丟的欠缺。取食方式依然是以濾食為主,不像活性高的季節,胖頭魚可以大口的吞餌。
綜合這麼幾個因素,就形成了現在的結果。
水裡的餌料魚在吃,但是以濾食為主,具體點就是仰著頭在餌團邊上喝湯。
受到胖頭魚的吞吐影響,餌料周圍的水流也發生小的動作,結果就是浮漂目數一直在上下浮動,沒有好的起竿時機了。
什麼?你問剛才大冰暴力起竿切鉤跑的那條魚不是也釣到了嗎?力氣之所以大,主要原因並不是釣的正口,而是底鉤錨到了魚身上。
鏡頭再轉到進入戰鬥狀態的徐程這裡,徐程死死地盯著浮漂,一直沒有輕舉妄動。
直到,大概二十秒過後,水下的餌團吸水膨脹然後脫落到了一個比較合適的尺寸,前面的平衡被打破,水下的魚一個吞餌動作,直接將鉤上剩下的餌球吞到了嘴裡。
這時,水面上的浮漂出現了一個大概一目的有力下頓。
“有了!走你!”徐程低喝一聲,右手持杆還算標準的起竿刺魚。
嗡!
讓人血脈噴張的嗡鳴聲響起,徐程很輕鬆的將手裡的杆子給弓了起來。
3.0的子線,如果手法合適的話,對付個十斤八斤的魚輕輕鬆鬆,再加上徐程這傢伙別看有點少爺做派,但起竿刺魚的操作還算不錯,成功的逮到了正口第一條魚。
中魚後的嗡鳴聲並沒有持續太久,只用了短短几個回合,水下的魚就被頂出了水面。
這是一條個頭只有七八斤重的胖頭,碩大的嘴巴正中間十二點位置掛著一枚魚鉤,很快被粗暴的拖到岸邊,拉進了抄網裡。
“哈哈哈,開竿!第一條魚就不錯,這個頭少說也有個七八斤了吧!”
徐程非常滿意自己的表現,面露微笑,對著自己的漁獲品頭論足。
“七八斤?您肯定說少了,這麼大的魚,我感覺都有十斤重了!徐少就是牛逼,第一條魚就能入護!太厲害了!”旁邊的狗腿子大冰那是一通狂舔。
“下護下護!這可是咱們的乖寶貝兒!可別死了!”徐程擺擺手,招呼小弟拿魚護過來。
開竿魚入戶了,徐程也找到了給口中魚的節奏,啥都不幹,就是認準了窩子邊緣的位置。
一次又一次的拋竿,遇到墨跡漂像就放口,遇到有力的下頓就起竿刺魚,短短二十分鐘的時間裡,陸續又釣了兩條超過五斤重的鰱鱅上來。
相比之下,張揚他們三人這邊就有點寒酸了。
前面的手拋窩炸彈雨讓張揚他們的魚口受到了明顯的影響,張揚加了勐藥的餌料,又因為濃度問題,魚只敢在窩子外面圍著轉,輕易不敢進窩。魚群還在逐步適應誘食物質濃度的狀態。
這就導致三人的浮漂一直沒有什麼動作,短時間裡,給了徐程表演的客觀空間。
“嘿!又中了!
這條力氣大!這條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