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內的黑坑魚餌市場,因為張揚公司這邊大量的廣告宣傳投入以及產品遠超同類競品的實戰效能,正品黃色風暴餌料的銷售非常的火爆,迅速佔領了大量率先嚐螃蟹黑坑客戶的心。
就像上一章提到的劉成彬‘劉大師’一樣,全國範圍內,張大師王大師李大師等等無數這樣的粉絲使用者在自己認可了黃色風暴餌料之後,推給自己一起玩的小夥伴、漁具店等,這些人的反饋,都成了產品口碑二次發酵的主要推手。
一邊是瘋狂上漲的使用者群體需求,一邊是工廠全力生產但是依然無法滿足市場的產量,這種現實情況下,就給了王德發的李鬼餌料,一個魚目混珠的機會。
雷同的包裝印刷,雷同的餌料名字,完全一致的魚餌味型分類,這些元素都讓初步開拓出來的市場,產生了一定的盲從效應。
更何況,還有好多沒拿下名揚天下釣具公司代理的漁具店同行,進不到正品,只能退而求其次拿這種跟風產品了。
畢竟之前小黃面的跟風產品,實際表現還是蠻不錯的。與其拿不到代理搞不到貨被別家店搶了自己的客戶,不如搞點彷品來賣賣,多賺一點是一點。
如果王德發對餌料的生產跟研發確實夠專業,能保證黃色風暴餌料的品質跟效果ok,說不定還真有機會在完全空白的市場上分一杯羹。
但是黃色風暴餌料的餌料配方跟製作技術明顯要比小黃面要高得多,王德發搞抄襲模彷張揚家餌料的時候,初衷也沒想著能做的多大,所以生產中各種工業色素,化工新增劑輔料、廉價香基香源等,全都一股腦的加在了冒牌餌料當中。
這樣粗製濫造倉促投產的餌料,在市場的巨大需求下,就這麼堂而皇之的擺到了各地線下實體漁具店的魚餌貨架上。
&n市,還是劉成彬劉大師,連續幾套黃色風暴餌料用完,劉大師在周圍幾個常去的黑坑幾乎場場上岸,此刻在周邊黑坑釣魚圈裡,已經變成了一個頗有知名度的釣魚高手。
這天,他又在釣場爆護成功上岸,收拾完了裝備之後回家路上,折返了部分路程,又帶著幾個剛認識的新釣友,去了常去的漁具店。
“王老闆,給你帶了幾個今天在釣場剛認識的釣友過來認認門!”劉成彬叼著煙笑呵呵的說道。
“歡迎歡迎!哥幾個屋裡請,咱們小店東西還是蠻全的,有啥需要儘管提,小劉是我哥們,絕對給面兒!”漁具店老闆立馬熱情招呼起來。
“黃色風暴餌料2211配方餌,一人再給安排一套!這麼多人要,你可得給打個折啊!”劉成彬繼續說道。
“哎呀,這個餌目前店裡沒那麼多庫存了!
不過現在市場上出來一個更牛逼的黃色瘋爆餌,保定小黃面聽說過沒,這個新餌料就是保定出的,一樣的配方,更牛的效果,一包只賣22塊,價格便宜了,效果還更好!要不然你們試試啊?”
漁具店老闆睜著眼說瞎話,半真半假的忽悠道。
別看劉成彬在好多當地釣魚人眼中也是絕對的大師了,但他的實際水平,並不足以依靠肉眼分辨出兩款餌料的實際差距。
保定小黃面兒在周邊前段時間也興起過一段時間,價格便宜,價效比高,效果也不錯,所以追捧的人不少。
既然是一個地方出來的,大家也沒多想,有的用就行唄,誰去管背後到底是誰出場的呀。
“22一包?一包便宜六塊錢呀,給我來一套!不對,兩套,我幫我哥們也帶一套回去!”
“給我也帶十包,多加兩包本味兩包黑糖,這兩個分量用的多!”
“也給我來十包!”
……
好傢伙,跟著劉成彬到店裡總共來了四個哥們,一人消費兩百多打底兒,單單新餌料嚐鮮的營業額就幹了一千多塊。
王老闆一下子賣了一千多塊的餌料出去,嘴巴都快笑的合不攏了,忙前忙後一通招呼,很快給弄好包裝,結賬完畢之後立馬安排好茶水,一幫釣友在店裡喝茶閒聊起來,並且約好了下一場繼續組隊去黑坑玩,爭取再上岸拐彎兒盤老闆點銀子花花。
在購買餌料後的第三天,又是另一個黑坑釣場的新坑開業,以劉成彬為首的七八口子釣友統一用著從王老闆店裡買來的贗品黃色風暴,殺氣騰騰的就下了杆兒。
因為是新坑開業,這個塘的老闆對黑坑調水,魚口調整啥的沒有太多經驗,所以,開業場的魚情,並不算太好。
新坑投放了兩千斤唐山衝鋒鯉,因為水質太瘦加上路途顛簸,開業當天只出了八百來斤。
三十幾個釣友下杆開釣,平均一個人也就二十幾斤魚,大家都沒釣好,包括最近風頭正盛的劉成彬。
假的黃色風暴雖然實際做釣效果達不到正品那麼好,但基礎物質也是用糧食原料加工出來的,釣個普通生口魚只要技術過關,也能湊合用。
當天魚情都不好,沒人連桿,更沒人爆護,這種情況下,眾人也沒太較真魚餌的效果,早早的收了杆兒就找地兒喝酒去了。
魚情不好,正釣開制的餌料都沒用完,釣場又沒垃圾桶,在收杆涮洗開餌盆的時候,眾人很隨意的就把沒用完的餌料給丟進了塘裡‘打窩’了,這種操作在黑坑裡很常見,不管是坑老闆還是其他釣友,都沒覺得有啥不妥。
如果只是單純這種程度的話,假黃色風暴餌料的事情也不會鬧到後面滿城風雨的樣子。大不了效果不好,再換回價格高的正品去唄。
這件事兒的轉折點,是在開業黑坑正釣結束後的第二天。
大早上的,天還矇矇亮,坑老闆兢兢業業的早起巡塘,拿著手電筒在塘邊水面上掃了幾次。發現水裡下風口的岸邊,全都是白花花的大鯉魚。這些魚經過一晚上的時間,都翻了肚皮,死了!
如果只是死個一條兩條的,也不是啥問題,錨魚,跑魚,脫鉤刮傷等,都會造成死魚,只要數量不多,都是正常現象。
可誇張就誇張在,下風口的魚死的太多了,塘裡剩下的一千多斤存魚,幾乎就沒剩下幾條,一晚上的時間,大半都翻了肚皮。
看到這一幕,黑坑老闆麻爪了,第一反應就是自己的塘被人投毒加料了。晚上的打氧機開了一整夜,如果只是單純缺氧的話,是不可能死這麼多魚的。
魚塘老闆忙不迭的調取監控,從頭到尾翻了所有攝像頭下記錄的影片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