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分到的滿滿一兜子窩料跟一大團足夠釣一場魚的搓餌手食兒,王巖這幫人,眼神裡多少帶著點迷茫。
如果出來釣魚,張揚沒有隨行跟開餌,王巖他們隨便誰開餌料,那絕對是心裡有底的,該怎麼開,怎麼用,都會有自己的章法預判。
但是跟張揚一起出來比賽,開餌以及制定戰術的工作,向來都是張揚這個隊長負責的。更值得一提的是,張揚的判斷很少出錯,按照他的指揮,幾乎算得上百試百靈。
這就讓原本挺自信的隊員們,分到餌料之後,心底多少有點不自信了。
“頭兒,今天這魚咋釣啊?”王巖厚著臉皮開口問道。
張揚咧嘴一笑:“該咋釣咋釣唄!反正今天的普通魚獲也不算成績,就沒必要打快攻搶魚了,散炮我開的是溼散,味道加的比較重,主要針對原塘裡的老魚。
上餌跟做窩的時候,稍微注意點,頻率別太快,窩子有動靜了之後,注意節奏,中到大魚之後,刺魚跟控杆都穩一些,基本就ok!”
“啊?就這些啊?具體點呢?”YOYO聽完撇撇嘴,對張揚的戰術安排,明顯表現的不是太滿意。
換成王巖問這話的話,張揚高低吐槽對方几句,但如果是YOYO問,張揚的耐性明顯高了好多。
他微笑著解釋道:“把今天的魚,當成平常黑坑偷驢就行,線組鉤子用的稍微大點,補一部分底窩,保持一個不太快的固定拋竿頻率就行!
對了,調漂稍微注意點,餌料比重我加麩開的比較輕,別調太高的目數,2.8g吃鉛的浮漂,大概調個八目,釣個三目就夠用!我自己的線組搭配是4+2.5,四號新關東!”
這麼一說,算是把釣法給安排到具體執行階段了,YOYO跟小薇點點頭,其他幾個老爺們,也聽懂了張揚的比賽戰術思路。
分配好餌料,又過了一會兒的功夫,開始抽籤準備入場了,大喇叭上響起了參賽釣手使用手機抽籤的提醒,眾人聽到招呼之後,掏出手機就忙活起來。
今天是個大晴天,南風二級,在靜海花園也算得上難得的風平浪靜了,張揚也同一時間掏出手機登入了小程式中,隨手點了個抽籤。
您抽取到的比賽釣位為東岸17號!
“我擦咧,好像還行!”張揚看到號碼之後,忍不住嘀咕了一句。
釣大魚跟釣生口快魚從釣法上說,是存在一定區別的,這也就導致做釣策略,捎帶著釣位好壞的評判標準也存在一定的差別。
在張揚看來,釣快魚的時候,下風口的淺水區絕對是一號爆連位置。
但是這種位置,釣單尾最重的比賽,卻不見得是好事兒。
可能拋竿入水之後,給口很多,但都是成群結隊的青年鯉魚柺子,想要的大魚一條都碰不到。
而平常魚群分部比較少的區域呢?新投放的生瓜蛋子雖然少一些,但老魚不見得少,只要運氣好能逮個幾條上來,說不定就把冠軍拿了。
看到這,可能有人會吐槽了,新魚跟老魚不都是魚嗎?在水裡分佈的位置還不一樣?新魚多的地方,老魚也應該多才對!
這種觀念是不正確的,而且錯的很離譜。
在一個大的黑坑塘當中,衡量新魚跟老魚的標準,不一定是看吃口滑不滑。
好多老魚,只要遇到喜歡吃的餌料,給口也是非常乾脆的。
那用啥來區分呢?張揚的看法是地盤!
對,你沒看錯,就是地盤,港臺片裡古惑仔們爭搶的那種地盤。
當然,這是擬人的說法,在一片水域當中,大個體的魚都是有自己覓食區域跟活動地盤的。個頭越大的魚,這種現象越明顯。
剛投放到坑裡的魚,不論大小,都會在塘裡逆時針巡遊,也叫做溜邊。等熟悉了環境,就會分成大大小小的魚群活動,這時候,就會開始佔據一些地盤了。
在黑坑當中,如果見過抽水之後幹掉的塘底,很輕鬆就可以看出平常哪些位置被魚佔了。
長期活動拱食的地方,地面會出現淺坑,如果在這些區域做釣,多半會有不錯的魚獲。
話扯遠了,拉回張揚的視角,這個東岸的17號釣位,昨天的時候,張揚簡單的掃過幾眼,魚獲並不算太好,而且水比較深。
水位深了,新魚是不太喜歡長時間停留的,但是老魚就不一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