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又抽了二十幾杆頻率之後,魚群被張揚給抽上來了。
就看到這邊餌料剛剛入水,就有魚從水下竄上來,在窩子中心區域水皮亮個相,然後迅速紮下去。
坐在岸邊因為光線的關係還看不清楚,此刻如果釣位窩點正上方有無人機從空中視角俯瞰的話,可以看到,張揚的窩子裡,此刻已經黑壓壓一大群的鯉魚,距離突破臨界點所有魚都浮到到水皮搶食,只差最後那麼臨門一腳了。
看到零星的魚上來,張揚知道魚群聚集差不多了,再次換回搓餌。
這下好了,釣組入水,浮漂翻身,在十目左右的位置,噗的一個利索大頓口。
提竿刺魚,一條大鯉魚只用了之前釣底時候一半不到的時間,就被張揚給頂出水面,直接飛抄入護。
張揚利索的把魚鉤摘下來之後,很反常的沒有第一時間上餌拋竿繼續下一步,而是先抓著魚護口把魚翻兜入護,隨後果斷的從身後主線盒裡,取出了一副新的主線。
主線的線盤標籤上寫著五號大線,長度3.4米,吃鉛4.3g。
對,你沒看錯,就是3.4米的總長度,全新的魚線,除了賽前準備的時候概略調漂下水一次之外,一條魚都沒釣過。八字環位置,連魚鉤都沒有綁。
五號大線,對黑坑鯉魚來說,基本上用到頭了,三米四的長度,更是看起來不倫不類。
張揚目前用的是三米九的杆子,12.5H硬度,飛抄個兩三斤的鯉魚,毫無壓力,偶爾中雙尾,只要稍微控下魚,回魚也會比較順暢。
但是這些對目前的魚情來說,已經不夠用了,既然有打浮的機會,張揚決定要玩就玩狠的,直接把效率徹底拉滿。
就看到找出五號線之後,張揚將自己的12.5H釣竿轉身插在了魚竿包上,隨後從包裡取出了一支沒有塗裝的素材杆子。
這支桿子也是3.9米的尺寸,不過竿尖子先徑比剛才的12.5H還要粗一個號,都趕得上普通黑坑杆二節了。
如果用正常的黑坑杆硬度來劃分的話,這杆子估計都要奔15H去了,拿在手裡梆硬,抖起來完全不打彎兒的那種。
就看到張揚手腳麻利的把新杆子掛上魚線,插上漂,接下來開啟另一個子線盒,從裡面取出了提前準備好的大鉤。
3.5號子線,綁的五號新關東。
麻溜的組裝好釣組跟浮漂,張揚隨手將釣組丟進了水裡。同時,他從釣位上起身,開啟釣箱蓋子,從裡面取出一根明顯加粗的飛磕擋針,外加一支改裝過的袋鼠皮磯釣手套。
擋針卡在黑坑護的金屬卡扣上,飛磕的準備工作就完成了。
換好了裝備的張揚,隨手抓了一點散炮丟進了窩子裡,隨後一鉤大三角炮,一鉤搓餌,再次拋進了窩點當中。
到了現在這個魚情狀態下,3.0的子線跟3.5的子線,其實已經沒有任何的區別了。
浮漂入水,迅速翻身,立馬就跟了一個誇張的大頓口。
噗噗,張口就是兩目多的動作幅度。
張揚提竿刺魚,利用杆子誇張的腰力,直接把大鯉魚給頂了出來。
這次抓口提竿,幾乎沒有溜魚控魚的過程,完全靠杆子的腰力以及線組的強度,硬碰硬的跟大鯉子對抗。
等魚出水飛過來了,張揚戴了手套的左手,順勢虛握子線卸掉飛行的慣性,把大線往持杆的右手一攬,右手的小拇指正好勾住大線。
經過這麼一通操作,魚的重量,就從部份抓線的左手,完全轉移到了大線跟杆子腰力上去了,左手攬著子線瞄準擋針,輕輕的一搭,然後往下一壓。
噗通一聲,飛抄極限速度也要十秒八秒才能完成的刺魚入護技術動作,換成飛磕之後,在張揚手裡也就三秒鐘的功夫,直接摘鉤入護了。
不要小瞧一條魚回魚省下來的五六秒時間,十條魚就是一分鐘,一百條魚就是十分鐘,如果一場大炮魚釣下來,單單在回魚上節省的時間就非常誇張。
不管是拋竿頻率,還是投餌量,都是數量層級上的差距。
調整好飛磕的釣組跟裝備之後,張揚的抄網直接放在了身後,暫時不需要使用了。
每次上餌,都是一鉤搓餌逮口,一鉤大號三角炮補窩聚魚,中魚就依靠杆子腰力薅出來,光速擋針卸魚入護,效率直接拉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