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六場比完,剩下的比賽是一號塘慢魚物件魚這個大前提已經固定了,不過能抽到c區13號這個位置,張揚稍微有點意外。
12號的位置就是打氧機,13號就在打氧機旁邊一個釣位,相對來說,這個位置比普通釣位要略微強那麼一丟丟。
“入場了昂!還有最後兩場比賽!兄弟們都穩一點,加油!”
張揚最後招呼了一句,背起釣箱就朝著一號塘走去。
相比前面幾場比賽的熱鬧,進行到第二天下午的最後兩場,肉眼可見的,比賽場地內,參賽運動員稍微少了那麼一點。
不少人是對比賽積分沒有追求的,所以在確定六場比賽打完之後入圍無望的情況下,後面這兩場比賽乾脆就棄權不打了。
從進了比賽場的區域開始,張揚一邊找位置,一邊在心底暗暗默唸:“大包廂!大包廂!大包廂!”
魚情這麼艱難,如果正好碰到隔壁釣友棄權,那就等於競爭壓力小了不少,相對有更多的魚可以釣。
不知道是不是祈禱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張揚找到位置坐下之後,一邊開始準備工作,一邊觀察左右手鄰居。
其他位置陸續開始上人了,但是張揚旁邊愣是沒人。
一直到距離比賽還有五分鐘了,才有一個胖乎乎的中年釣手,一熘小跑氣喘吁吁的揹著釣箱趕過來。一屁股坐在了張揚的左手邊。
C區在北岸上,左手邊的位置是14號。
正衝著打氧機的12號,竟然空了,直到比賽開始了,依然沒人來!
非常戲劇性的,張揚默唸的幾句,竟然真的生效了。
如願以償坐到了‘包廂’上,張揚心情不錯,捎帶著對魚情的預期也拔高了一分。
就在這種心情比較舒暢的狀態下,下午第一場的比賽開始了。
慢魚物件魚,開釣第二天的第七場,正式開始!
本身就是慢魚物件魚,所以張揚開釣根本就沒有做窩聚魚的意思。
聚魚釣是不現實的,找魚釣,才是正確思路。
只見隨手拉了兩顆比黃豆粒小一點的餌團,朝著正前方的滿杆位置拋了出去。
釣組跟浮漂正常入水,平穩的翻身,開始緩慢的下行。
張揚目光盯著浮漂的動作,一絲一毫的細節都不想錯過。
連續拋投了五杆,跟張揚開釣前的預判基本一致。
魚情比較低迷,浮漂沒有任何反應!
六場過後,魚情差,再加上下午這個時間點溫度又高,魚口能好了才見鬼了呢。
張揚早有心理準備,很自然的按照計劃調整了釣法。
鉛皮座往漂座下方的位置一推,隨後直接大飛鉛全水域搜起了可能存在的魚層吃餌。
透過之前的試釣,一號塘原本魚情就非常喜歡起浮到比較高的位置,用大飛鉛釣法,其實是比較靠譜的方桉。
從非常高的水皮下方位置,一直到水底,基本都是這種釣法的魚層搜尋空間。
按道理講,只要持續嘗試,並且周圍有魚,多多少少總歸是有點吃口動作的。
但是出乎張揚的意料,連續悶頭嘗試了至少五分鐘,遠點,近點,大餌,小餌,常規的變化都試過了,但愣是一口沒見!
坐到大包廂起初還殷殷期待的張揚,此刻有點小鬱悶。
媽蛋,難道哥們前面六場一分,到了第七場,要吃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