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發令槍響的瞬間,張揚手腕一抖,四米五的釣竿頂著雙鉤的大號三角炮就蕩進了窩點當中。
開釣前三分鐘,張揚一直在持續的做窩,大概七八杆的窩量幹進去之後,張揚這才一鉤小散炮一鉤搓餌開始嘗試性的抓口分析實際魚情。
釣這種高密度混養坑,窩子是必不可少的,前面帶的這七八杆溼散基本就可以把窩子的底子給打起來。
水比略大,張揚上餌的手法捏的也比較實,餌料入水之後行程中只能化掉不到一半,剩下的一半,在抖杆的時候會在底下散開變成一灘方圓大概三四十公分的窩點。
此刻張揚一鉤搓餌一鉤小散炮試釣的雙鉤水下落點位置就在這話窩點的外圍邊緣區域,周圍有魚進窩子的話,基本會第一時間攻擊餌料給浮漂提供有效的訊號動作。
運氣不錯,實際試釣的魚情跟開杆前的判斷基本一致,搓餌第一杆下去,浮漂很快就有了反應。
輕輕的上頂,然後小半目的下頓吃口動作。
看到這個漂相動作,張揚經驗非常老道的沒有提竿抓口刺魚,而是故意放了一口。
一號新關東魚鉤,搭配0.8的子線,按道理講,吃餌動作不該這麼肉的,對於半斤多到一斤多鯉魚柺子為主要目標的混養魚情,小半目的吃口動作太小了,很難抓口成功,一不留神提竿刺魚就是脫鉤打彈弓。
張揚耐著性子連續放了兩口,預期中的有力下頓漂相依然沒有出現,張揚輕輕端起了杆子,將釣組從水裡提了出來。
下一杆上餌拋竿之前,張揚有意識的把浮漂座往上推了半目左右,隨後又正常上餌拋竿。
經過一個簡單的上推浮漂調整,第二次餌料到底之後,浮漂的給口動作明顯變得清晰了不少。
輕輕的上頂小半目,下降復位,隨後噗的一個大半目的有力頓口。
中!
張揚手腕一抖,提竿刺魚,從竿尖位置傳來了中魚之後的手感。
魚不大,一個回合頂出水面,一條半斤左右的鯉魚柺子,張揚輕鬆的利用杆子腰力將魚頂出水面,在空中劃出一個弧度,精準的落在了左手的抄網網兜當中。
飛磕暫時沒那個魚情條件,但是飛抄還是可以安排一波的。
張揚左手抓魚,在魚鰓蓋後方的凹陷位置輕輕一捏,手上的魚就乖乖的不動了,目光在魚嘴上的魚鉤位置掃了一眼。
上鉤掛在魚嘴正口十二點,吃的還挺正。
看到這個細節,張揚心裡就有底了。
上鉤捏的溼散小散炮,魚既然吃上鉤,說明對溼散散炮這種狀態是沒有太大戒心的。
這也就意味著,高密度混養塘裡的魚,並不算滑,對散炮的這種霧化散落狀態並不牴觸。
有了初步判斷,張揚後續的做釣思路就清晰起來。
既然魚不怕溼散散炮,那搓餌就可以暫時不用了,雙鉤小散炮抽頻率,儘可能的把魚情往進攻性的釣法上湊。
一時間,張揚拋竿的頻率明顯提升了一截,浮漂翻身到位之後沒口就提竿,進攻意圖非常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