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鉤到位慢了,浮漂早就已經翻身,會出現什麼問題?水線會呈現一定的斜度!也就是原本的九十度角變大成120度,甚至150度!
魚線整體長度確實沒變,但是兩條邊角度變了,實際餌料落點的距離肯定會更遠!
三角形初中幾何的知識,這個我就不用過多講解了吧?”
“這……”
前面講課四人都能聽懂,可是到了大飛鉛這裡,明明張揚已經講得很清楚了,可是四個人都沒見過水下的情況,有點腦補困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神都處於懵逼茫然狀態。
張揚也不要求大家立刻理解,而是靜靜的等著,等著有人發問。
不過這次沒人發問,率先理解的是王巖。
只見他從自己工具盒裡取出一卷鉛皮,直接裹到了雙鉤上,然後隨手拋了出去。
“我理解了!大家想象下我現在魚鉤裹了重鉛的釣組入水,會是啥樣子!
浮漂浮力失衡,魚線會被繃直!最極端的情況下,魚線在水底就變成一條斜線了!
剛才張揚說的釣組狀態變化,其實就是這麼個意思,浮漂跟鉛墜早早的完成浮力平衡,剩下的行程,是兩顆魚餌在拉著線往前方傾斜!”
王巖換了個角度這麼一提醒,大家理解起來立刻容易多了。
“懂了!”
“我也懂了,一根釣線還能有這麼多學問,好深奧,但是又好有意思!!”
“我擦,我也算聽懂了,比我讀書時候物理的受力分析還複雜!”
“懂是懂了,不過有個問題啊?鉛墜位置那麼高,怎麼拋竿啊?重心在上面,拋不出去!”
孟凡已經將釣組調整到了大飛鉛的狀態,不過嘗試了下,發現大飛鉛狀態下,釣組重心太高,拋竿難度猛增。
張揚點點頭:“其實大飛鉛你們不理解原理都沒關係,只要知道上推鉛皮座,然後根據水深適當上推漂座,就可以釣的比別人更遠就行了!
大飛鉛的難點,在於拋竿!
只要大飛鉛的精準度有了,夠得比別人遠,那後期的魚情,基本就有了保證,前期不吃虧,後期多釣幾條,同樣釣位就能拿到極大的優勢!
這個我也沒辦法,只能練習,透過不停的練習,找到手感!
如果大家比賽前這兩天沒別的安排,就來汶河邊練杆吧,我給大家準備好練手的餌料,你們把我教的扎蛤蟆跟大飛鉛都練習及格,那週末的比賽咱們基本就穩了!”
“艹,不就是練習麼!熟能生巧,我還就不信了,咱們練不會?”王巖最先表態,悶著頭就開始拋竿練習。
“對!這些技術平常花錢也學不到啊,現在張揚教給咱們了,那就練起來!開釣前,我跟汶河較上勁了,練不好不回家!”
“機會難得,那就練唄!”
四個人很快統一意見,趁著比賽前還有點時間,把張揚新教的技術,儘可能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