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回到過去當釣王> 第225章 不過如此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25章 不過如此 (2 / 3)

劉瀟雲在試釣又逮了一條魚之後感覺這樣下去不行,很果斷的的調整了思路。

臨時改拉餌為搓餌,雙鉤餌球明顯大了一號,到了翻身預設的深度就提竿抖落鉤上的餌料。

想要把魚聚的多,窩量是關鍵,劉瀟雲雖然不知道為啥落後張揚,但這個調整思路是絕對沒問題的。

看到這,可能有人要問了,憑啥啊?

同樣的投餌量,同樣的頻率節奏,張揚為啥比劉瀟雲聚來的魚更多?

是因為用小藥的效果差異嗎?

還真不是,倆人加的小藥效果差距不大,張揚的餌料沒有太大的碾壓性優勢。

那是為啥呢?

一個詞兒,精準!

準確點說,拋竿雙鉤餌料入水之後的落點精準!

這裡就顯示出基本功過硬的優勢來了。

同樣的投餌量,劉瀟雲的雙鉤餌料入水之後,散佈範圍大致在二三十公分的圓形面積內。

而張揚呢?雙鉤落點幾乎杆杆重疊,散佈範圍撐死茶杯口那麼大。

同樣的投餌量入水,落點散佈不同,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同一個位置持續的散落誘魚,自然聚集起魚群的速度就要更快一些。

東一杆西一杆,餌料落水散落範圍變大,魚群聚集的效率自然就會變低。

十分鐘的拋投做釣,已經可以從量變引起質變,體現在結果上,就是聚集的魚層高度會有一定的差距。

張揚這邊翻身就介面槓肚,而魚層更低的劉瀟雲,節奏就慢了小半拍。

谷刺

不過這點優勢,暫時還不能對最終結果起到決定性的影響,因為劉瀟雲很快意識到了這點,進行了有意識的補窩子,加大投餌量。

聚魚的過程跟滾雪球有點類似,起初階段進度很慢,但是到了一定規模之後就會越來越快,只要跟上投餌量,魚群密度很快就能追上。

再劉瀟雲有意識的加大投餌量之後,大概用了七八杆的樣子,總算如願以償見到了第一個高位的槓肚介面。

總算追上了張揚的節奏,劉瀟雲繼續悶頭釣了起來。

在劉大師追魚層的時候,張揚已經不緊不慢的九條魚入護,足足領先了劉瀟雲七條魚。

這還不算完,隨著持續做釣的不斷帶餌入水,魚群密度越來越大,給口的節奏也越來越穩定。

張揚感覺機會差不多了,開始有意識的放口,逮雙尾!

如果問一個人,釣物件魚最高的境界是什麼?

答案絕對是打浮,這是最快最直接的釣法,實戰殺傷力max,沒有之一。

那如果沒有打浮的魚情呢?退而求其次用啥策略?

釣定層+逮雙尾!

釣定層可以保證當前魚情下,魚群的密度處於比較高的狀態,逮雙尾,則最大程度上將做釣效率拉滿。

你想啊,一副子線有兩個魚鉤,如果一杆只能中一條魚的話,另一個鉤子上的魚餌基本起到的作用就是帶餌做窩一條。

正常的調釣拋投,釣組從上餌到入水,到浮漂翻身給口,這個過程至少要十多秒的時間,如果提竿慢那麼兩三秒但是卻能擇口逮雙尾上來,實際做釣效率就可以提升至少70%80%。

所以在頂級物件魚的比賽中有這麼個說法,雙尾為王。

這是戰略維度層面的差距,無法靠頻率或者手腳麻利來彌補。

而張揚此時的張揚對競技釣魚擁有最頂級的理解跟魚情判斷能力,只是嘗試了幾桿的功夫,已經找準了放口逮雙尾的節奏。

在浮漂翻身出現槓肚的漂相之後,大概停頓個兩秒左右的樣子再提竿,雙尾機率至少提升八成!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