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這個時間段的魚口不好,加藥調整過的備用餌料就可以給張揚作為保險使用,減少對做釣節奏的影響。
很快,眾人都準備完成了,丁文大聲招呼了一句,下午第一場的掐魚正式開始!
聽到比賽開始了,張揚果斷雙鉤拉餌拋進了正前方的窩點當中。
不過此刻他的第一杆入水之後不像上午那麼迅速的提竿,而是不緊不慢的盯著浮漂,觀看可能會出現的各種動作。
看到這可能有人好奇了,這是咋回事兒?
上午不是這個套路呀?開釣應該快速抽頻率先做窩子才對。
這就是張揚經驗老道的地方了,整體魚情是受到各方面影響處於實時變化中的,位置因素、氣溫氣壓、反覆釣放等,都會影響魚的狀態。
像現在中午這麼高的溫度,魚情可以預見的肯定會受影響,所以張揚開釣之後才會沒有急著做窩子聚魚,而是先收集一定的情報做出初步判斷,後面再針對性的調整應變。
兵法上的謀而後動,說的就是現在這種情況。
接下來的幾分鐘,也果真應驗了張揚的判斷。
連續拋了五杆,都是正常拉餌拋竿入水,然後讓釣組走完整個行程過程,雙鉤到底之後再數個幾秒確定沒有動作,才重新提竿繼續換餌拋下一杆。
試釣情況比張揚預判的還要糟糕不少,連續五六杆的試釣,浮漂一個像樣的動作也沒看到。
不僅張揚這邊沒見動作,隔壁劉瀟雲採用的戰術也跟張揚類似,再算上張揚另一側釣友,三個人就是十多杆的拋投,愣是一條魚都沒釣上來。
看到這一幕,張揚臉上的表情變得稍微凝重了一點,最擔心的一幕出現了,這個點,魚口太差!
其實對張揚這種頂級釣魚高手來說,釣魚情非常快的比賽是相對比較輕鬆的,不考慮應對策略戰術啥的,單單依靠過硬的基本功,張揚就可以立於不敗之地!
但是現在魚情不給力,魚口明顯變少,張揚在基本功層面的優勢就體現不出來了。
谷齢
下一杆,只見張揚毫不猶豫的將釣組雙鉤的落點,從面前八分杆左右的位置,調整成了腳下的近點。
魚口不好扎蛤蟆,這是老競技釣手屢試不爽的一招,只需要換下做釣的位置,就有可能找到魚躲藏的地方,簡單,高效,用來配合試釣判斷應對困難魚情非常好用。
現在天氣熱,塘裡水溫高,正前方的窩點裡不見得有魚,
而近點就不一樣了,靠近岸邊水溫相對要低一點,有時候鯽魚會躲在這裡納涼,扎蛤蟆反而會有不錯的效果。
帶著心理預期,張揚拋下了第一杆,用手挑著杆子很平穩的垂直放下去,目光一直盯著浮漂的漂相,不放過任何一個細微的動作。
經過張揚這麼一調整,還真讓他給猜著了,浮漂剛剛開始進行二擺,就出現一個小的加速動作,張揚見漂相不夠乾脆,就沒有提竿,任由釣組繼續運動,一直到底。
有動作就是好事兒,釣不到魚不可怕,最怕用了所有辦法,浮漂沒有任何回應。
張揚故意守了幾秒,發現後面沒有繼續追餌進食的動作,他端著杆子輕輕上挑了一下竿尖,讓已經到底的釣組再次上升,重複剛才子線二次下襬的動作。
到了剛才給加速的位置附近,又出現了同樣的漂相,張揚心中一動,有了判斷。
根據經驗來分析,張揚目測應該是在離底三十公分左右的位置觸發的攻擊餌料行為。
魚不在底下,攝食慾望也不夠強烈,沒有追下去吃餌,
大致表現就是在離底的區域待著,餌料經過附近水層就吃一口,追不上也就放棄了,愛答不理。
有了初步的魚情分析判斷,張揚很快就開始了應變調整。
首先一點,魚的活性差,吃餌不積極,上午用的子線搭配自然就不夠用了,張揚將上午0.4子線,4號袖鉤的釣組配置,換成了0.15號子線的三號細地袖。
換好子線,張揚拉餌的手法也進行了細微的調整,拉出來的餌團個頭小了一點,更好入口。
做好了戰術調整,張揚再次扎蛤蟆拋到了剛才給口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