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也科普過不同魚種魚泡的區別,張揚一看這魚泡就知道,窩子外面的位置來大鯉魚了,初步判斷至少十斤打底的那種!
下一秒,張揚果斷的輕輕將釣組提了起來,轉身放到身後,同時將開釣前就準備好的七米二長杆給換上,雙鉤搓兩顆麻團餌芯兒,又在原塘顆粒當中裹了厚厚的一層。
做完上餌動作之後,張揚目光掃過鉛皮座,靈機一動,又取了一塊鉛皮裹在鉛皮座上,開啟鉛皮座兩端的太空豆。
經過這麼一微調,原本的無鉤調平水釣四目的略鈍調釣,就變成了更鈍直接鉛皮到底的小跑鉛雙鉤躺底。
做完調整,張揚罕見的用站立姿勢拋竿,腰腹核心協同大臂小臂一起發力,將雙鉤拋到了大概八分杆左右的新窩子外圍。
這一竿子拋下去,張揚就不急著提竿拋頻率了,手不離杆一直保持著隨時提竿的準備狀態,目光死死的盯著浮漂的反應,確保有魚吃鉤,可以第一時間做出後續反應。
等待。
漫長的等待。
反正拋了這麼久的頻率,水底窩子早就做實了,麻團餌的餌芯附鉤性又非常好,短時間不可能化開脫鉤。
就這樣,張揚保持著守釣的狀態,足足呆了十五分鐘沒有提竿,就等突然到來的這一口。
遺憾的是浮漂沒任何動作,如果不是水面有微風吹起來的淡淡漣漪,張揚甚至有種將釣組拋進了自家廚房水缸裡的錯覺。
媽蛋,難道不久前的魚星是假的?張揚心底有點小煩躁,下意識的撓撓頭。
這邊右手剛剛離開杆子的杆把沒三秒鐘,就看到浮漂很突然的刷的一下消失在了視野當中。
對,你沒看錯,不是頓口,不是陰漂!
是消失,浮漂瞬間消失!
吃鉛三克多的綜合漂,一目至少1.5公分長度,四目露在水面上保底五公分,刷的一下就沒了。
張揚瞬間做出反應,急忙將手搭在了釣竿的杆把上,同一時間,心中默數,一二三!
數到三的同時,提竿刺魚!
杆子成功弓起來,水下的力道透過釣組傳遞到竿尖,再透過竿尖傳導到手臂上。
重!非常重!提竿的瞬間就感覺鉤子掛了底一般,底下的魚根本紋絲未動!
對經驗豐富的張揚來說,這手感這狀態他可以確定,百分百幹到大傢伙沒跑了!
張揚用的是3.5主線+2.5子線,四號新關東的線組搭配,雖然不算太過霸道,但是在他手裡也算比較有強度保證的搭配了。
《我有一卷鬼神圖錄》
張揚沉穩的雙手扶穩杆子降低重心,做好了應對大魚第一次發力的準備。
就這麼僵持了大概五秒鐘左右,大魚沒動靜,張揚愣了。
難道是打樁了?
大魚打樁也不稀奇,換成在自家水庫直播的時候,打樁了張揚肯定會拍杆把之類的讓魚儘快動起來。
但是今天不一樣,事關冠軍的歸屬,張揚一點風險都不想冒。
於是,他就跟大魚比起了耐性!
目前距離比賽結束還有接近三個小時的時間,張揚有足夠的時間溜魚。
反正搶魚階段自己魚獲還可以,只要把這條大傢伙安穩搞上來,成績應該就能名列前茅了,到目前為止可沒人釣到超過十斤的大魚呢。
就這麼一動不動的弓著杆子三分鐘之後,大魚終於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