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回到過去當釣王> 第195章 真傳一句話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95章 真傳一句話 (2 / 3)

說完這話,張揚就用一個鏟子在盆裡攪拌起來。

味道攪勻差不多了,張揚再次祭出了打窩用的敗家勺,現場將這些經過一系列加工的窩子拋了進去。

“呼……臨時的補窩工作完成,等著發窩就好了!”張揚回到座位上,長長的撥出一口氣。

【這就完了?然後呢?】

【還是守大魚安逸呀,釣手也不需要頻繁拋竿,解說也能輕鬆一些,就是不知道大魚給不給面子!】

【趁著現在有時間,揚哥給兄弟們講講怎麼在大水域的地方守釣大魚吧?】

【剛才的小藥有沒有試用或者銷售?想搞一瓶回來試試,我們這水庫裡大青魚不少呢!】

張揚道:“小藥還處於實戰試用階段,等效果相對穩定了會發布上市的,目前暫時還沒有定型,不管是出於對客戶負責還是對新品保密的考量,暫時沒法銷售跟試用!

在等待大魚發窩的這段時間,還是給大家繼續聊點釣技乾貨吧!

剛才我看到有釣友在公頻問大水面怎麼守釣大個體魚類的問題,咱們就聊聊我對這個問題的認知!

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首先一點,大家要明白一個道理,魚的個體大小跟種群數量,是成反比的,也就是魚的個頭越大,在自然界中的數量越少!

可能某個種群當中,大個體的數量,只能佔到總群體的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剩下的多是中、青年魚以及幼魚苗。

第二點,不管是野外,還是人工修建的水域投放的大魚,一旦在這裡呆的時間久了,都會佔據自己的領地,也就是攝食的地盤!越是有過被釣經歷的魚,越聰明,攝食越謹慎!

大魚熟悉了周圍的環境之後,攝食會呈現一定的時間規律性,比如說早上三四點到八九點、晚上太陽落山前到八九點鐘這個時間點找吃的,其他時間,會龜縮在自己領地的深處!

最後一點,越是個體大的魚,體能儲備越高,智商也越高,在受到各種外部刺激的時候,反應也越明顯。

如果一片水域突然發生明顯的變化,它不會貿然的進入危險區域採食,而是會在外圍遊蕩觀察,直到確定安全了,才會嘗試進窩!

另外,大個體的魚,如果在攝食旺季,採食量非常驚人,以草魚為例,高溫季節,一條草魚一天的採食量,可能佔到自身體重的50%,青魚雖然沒有那麼高的比例,但食量也不容小覷。

這就對打窩的數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你以為打個幾十斤好像挺多,可能來個幾條大魚隨便轉悠一圈,就吃光光了!

好了,大致的習性跟常識性的知識講完了,下面給大家講如何針對大魚這些習性,制定做釣計劃!

套用行軍打仗常用的一句術語,釣大魚講究天時地利人和!

所謂天時,時間、節氣。

釣大魚最黃金的季節是入秋之後到降溫之前,這個季節的大魚為了儲備體能過冬,會瘋狂的覓食,某些地區甚至會全天進食。這時候,大魚活動範圍會變大,更容易被人釣獲。

一般守釣大魚的高手,都是聽到某些地方最近開始出大魚了,就會前往駐紮,只要方法得當,釣獲率比平常要高得多。一年當中的其他時間段,可能碰到大傢伙的機會要小很多。這就是時令節氣對大魚習性影響,從而導致的上魚率提升。

第二點,地利!

一個好的釣位,大魚出沒的地形,是很有講究的,我個人總結,一般是某些深淺交接的水下結構區會好一些。

這種地形距離深水藏身區域不遠,還可以很方便的去淺水區覓食,尤其是水庫河流當中靠近主河道旁邊又有緩流區洄灣的鏵尖做釣效果要好很多!

大致原則就是安全、食物來源有保障、水位深度合適這幾個點。

如果到一個完全陌生的水域,想要快速找到最優秀的釣點,對一名釣手的經驗要求是非常高的,我個人建議,還是多向當地釣友請教。

從機率統計學上來講,當地人對各種釣位的嘗試樣本更多,篩選出最優釣位的可能性更大!

靠自己盲目守釣,如果選的是不對的區域,很多時候是在做無用功,白白浪費時間。

第三點,人和。

這個就很好理解了,釣手對守釣大物的習性認知,以及個人守釣的經驗都可以歸類在這個範疇。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