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揚一聲招呼,很快進入下午的直播狀態。
孟凡一屁股坐上釣箱,從釣箱裡面取出食盒隨手拉了兩顆紅蟲拉餌,就拋竿做釣起來。
按照孟凡吃飯時候的心理預期,結束上午做釣時補了窩子,中午吃飯一個小時的功夫,窩點裡鯽魚密度肯定會比較高,開釣之後說不定會有一個小連桿的魚情。
可是實際做釣張揚卻很意外,養了一個小時的窩子,連續拋投了三竿,浮漂竟然一點都沒動靜。
“頭兒,不太對勁呀!十二點的時候剛補了窩子,這都一個小時了,怎麼一點沒口呀!”
孟凡好看的眉頭微微皺了起來。
張揚聽完,目光掃過波光粼粼的庫區水面若有所思。
幾秒鐘之後,張揚說道:“你先釣著,我開點商品餌給你試試情況!”
說完這話,張揚就忙活起來,取出開餌盆,又取出基礎餌料,純穀物+膨化大顆粒+一點高蛋白的腥味鯽魚餌。
一番調整之後加水開制,很快就吸飽水攏成一個拳頭大小的餌團。
“是不是窩子裡進大魚了,把鯽魚群嚇跑了!搓餌釣幾桿試試效果!”張揚隨口提醒道。
“大魚進窩?投放大魚進庫才這麼短時間,大魚能開口嗎?”
孟凡接過了商品餌,心底還是有一絲懷疑。
“我也說不好!中午氣溫高,水溫升上來了魚不愛吃餌也有很大可能!試試看吧,水庫裡的魚密度咱們是有數的,試釣一下才能得到比較靠譜的資料!”
“行!”
很快,孟凡就放棄了純的紅蟲拉餌,將掛鉤的餌料調整成了張揚新開好的谷香偏腥的商品餌。
現在這個季節,室外溫度也小三十度了,釣鯽魚可能紅蟲有優勢,但如果窩子周圍有大個體魚類的話,還是大比重的商品餌更加穩妥。
孟凡左手靈活的掐下一團餌料,拇指跟食指中指配合著輕輕一搓就變成了圓滾滾的長條,大拇指指尖在居中的位置輕輕一掐,餌料一分為二,順勢將其中一段捏在魚鉤上,指甲蓋上的另一截餌團也如法炮製。
雙鉤搓好,小臂頂著杆把,大臂帶動小臂,整個後腰核心肌肉群一起發力,走你!
7.2米的長杆在孟凡的手中,拋竿一點都沒有費力的感覺,輕飄飄的準確拋進了窩點當中。
接下來就是耐心等待了!
釣搓餌守大魚,拋竿頻率自然不能太快,五分鐘一杆左右的樣子,直播間水友跟主播一樣,注意力都放在漂像上,等待那沉穩的一口下頓。
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換了商品餌,依然沒有預期的大魚吃餌,浮漂依然紋絲不動,沒有任何回應。
前面也不止一次說過,釣魚不怕漂像亂,動作雜,最怕的就是一動不動啥資訊都不給反饋!
耐著性子守釣了十多分鐘,依然沒有動靜,直播間的同時線上人數開始緩慢下降了!
這是直播內容吸引力下降,觀眾流失的表現,張揚看起來很沉穩,可是心底已經隱隱有些急了!
看釣魚直播的觀眾很純粹不假,有點口就可以看好久,但是他們也很現實。
如果直播中長期沒有動作跟漁獲,那期待感就會迅速消失,結果自然就是離開直播間去幹別的。
此時,下午一點多,庫區的水面上波光粼粼,微風有個兩三級的樣子,水面飄起隱約起浮的波紋。
這種環境,如果有魚吃餌的話,漂像是能看得出來了的,起初張揚也沒太注意,可是沒口實在無聊,喜歡琢磨的張揚耐著性子研究起來。
這一集中注意力,很快發現了問題所在。
浮漂隨著水面波浪隱隱浮沉的同時,似乎有很小的動作被波紋給遮擋下去了。
“小孟,你把浮漂再往下推個一目,釣兩目半,我咋瞅著隱約有點小動作呢!”張揚小聲說道。
“奧!”
孟凡立刻提竿,將漂座的位置下拉了一目。隨後重複之前的上餌手法,再次拋竿將釣組拋進了窩點當中。
往下拉了一目浮漂,線組繃的更直了,對訊號的傳遞自然也變得更加敏銳了一些。
經過這麼一調整,很快張揚就發現了問題。
確實有小的動作,大約上下不到三分之一目的幅度,緩慢的上下晃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