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膠撒勻了,接下來一個動作也很關鍵,我管他叫抖水!有噴壺的話噴兩下更均勻,沒有也可以用手掌沾水抖進紅蟲裡!注意手儘可能不要碰蟲子,會沾染蟲膠很難洗!”
張揚依然還是現場演示,很隨意的將手掌在水裡蘸一下,然後抖水到開餌盆裡,重複幾次之後,再略微抖幾次盆,就相對均勻了!
“蟲膠這玩意遇到水之後會產生黏性,怎麼判斷可以用了呢?看到蟲開始沾成一坨就ok了,喏,就像現在!”
張揚用手指略微一扒拉,原本鬆鬆散散的蟲餌,很自然的攏成了一團,其中隱約可見吸水膨脹起作用的蟲膠粉末。
經過張揚親自動手開製出來的紅蟲拉餌,顏色非常鮮紅,蟲子的活性也非常的高。
哪怕攏成團,依然有大量蟲子不停的蜿蜒活動,還沒下水,賣相非常出眾。
“好了,來,小孟同學,拉一杆給水友們看看效果!”
張揚打著招呼,將開好的紅蟲拉餌遞給孟凡。
孟凡也不含糊,捧著拳頭大小的紅蟲餌團放在強磁拉餌盤上,分開子線蟲餌一壓,然後一拉,兩顆毛茸茸圓滾滾的紅蟲餌團就被拉到了鉤子上。
這一系列操作,單純的紙面描述好像沒啥了不起的,但實際情況對直播間水友們視覺衝擊非常大。
紅蟲活性先不提,單單餌球的瓷實程度都非常優秀。
【臥槽!看起來開餌手法跟我差不多呀,為啥我的紅蟲拉餌上鉤的時候,拉不出這麼飽滿的餌球?】
【嘖嘖,看看這顏色,這活性,別說魚了,我看了都想咬一口!】
【好奇怪呀,揚哥你是怎麼做到的?餌料狀態也太好了吧!】
【同問同問,春天玩黑坑的時候我也用紅蟲,可是怎麼都開不出這種效果!
開好的蟲黑不溜秋顏色發暗,而且軟踏踏的半死不活活性也不高!
拉餌狀態更差勁了,跟揚哥開出來的狀態完全沒有可比性!】
看到公頻都在問開餌的技巧,還有各種問題,張揚捏起礦泉水瓶子灌了一口潤潤嗓子,繼續說道:“公頻大家的問題我基本看到了!現在就給大家詳細聊聊這開紅蟲的技巧幹貨!
首先第一點,蟲的活性!
紅蟲是人透過人工或者機械,從水裡撈出來的,這玩意是水中生活的一種搖蚊幼蟲!
如果保持合適的溼潤度跟溫度,離開水之後,紅蟲也可以儲存相對比較長的一段時間,不過整體來看,出水之後活性是持續下降的!
想要開製出完美的紅蟲拉餌,首先選擇紅蟲上,就要把好關!
之前我沒提前開餌大家也提到了,為的就是在保溫箱裡儘可能的保證蟲餌的活性!
開好的蟲餌也不要放在陽光下暴曬,用多少就取多少,剩下的放在遮陰避陽的地方儲存!
剛才公頻吐槽自己開出來的蟲餌很容易變黑,半死不活的,主要原因就是蟲的活性太差,又沒有儲存好,部分蟲子死掉影響了狀態跟活性!
這裡告訴大家一個小技巧,蟲子質量好壞,可以透過觀察報紙來確認!
紅蟲如果時間久了,報紙上就會沾染死蟲,倒不乾淨!而高活性的蟲子全部取出來之後,報紙上是乾淨清爽的!
說完把關蟲子質量的問題,再說說後面的實戰開餌技巧!
影響餌團瓷實程度的因素主要有兩個,一個是蟲膠跟水的數量,一個是公蟲跟母蟲搭配的比例!
蟲膠撒的太少,蟲餌很難攏成團,就算勉強攏成團,放在拉餌盤上很快也會攤開不成型,影響使用。
入水散落比較快,在水比較深的地方做釣,可能到底之後鉤子上就沒啥餌了!
另外核心的一點,想要拉出來的餌團狀態最好,需要公蟲跟母蟲搭配開制!
公蟲皮比較硬,活性高,但是開餌的時候不容易被蟲膠束縛。
母蟲芽皮比較軟,活性要差一些,但是容易沾蟲膠定型,兩種蟲混在一起開餌,可以優點互補。
這樣開出來的餌團,會格外的瓷實,不像單開公蟲芽子似的毛毛躁躁狀態不好。
正常情況下,我開蟲餌,公芽子跟母蟲的比例是一比一左右,視母蟲的個體大小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