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釣啊?看你忙活了這麼久,又是開餌又是加藥的!到底有啥玄機在裡面,給大家說說唄!”小輝一臉求知慾的問道。
張揚點點頭:“說起來也挺簡單的,剛才嚴哥不是給朋友打電話問冰釣的事兒了嗎?
電話裡提到掛了個幹掉的酸棗當餌釣起大魚,我就反應過來了!
你看這處水庫,南北走向,東西兩側都是各種野生的低矮灌木,山頂土壤貧瘠,連雜草都很難長的起來,兩岸的結構,又是都是地質巖為主,水非常瘦!
水瘦,可供魚吃的東西自然就少,你瞧瞧這條鯽魚,看現在骨架身量在外面大河裡估計有一斤半重,在這裡撐死也就一斤二兩!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一個細節,岸邊隨處可見這種酸棗樹!
秋天酸棗熟透了風一吹,很容易就會落進庫區水裡,這裡面生活的魚沒的吃,肯定會撿拾酸棗吃,久而久之,食性就被自然馴化了!
剛才我在本味餌料里加的小藥裡就有棗味的味型,簡單這麼一調整,立刻就見效果了!
大自然還真是神奇啊!”
張揚這一通解釋,邏輯清晰,理論紮實,結合現實情況將其中的道理給講的明明白白。
嚴哥聽完這番解釋,微微扭頭跟誠哥對視一眼,倆人目光中都透著一股大受震撼的眼神。
“嘖嘖,術業有專攻,之前老葉說你是釣魚高手我還有點懷疑,現在我信了!”嚴哥非常鄭重的說道。
葉文誠更是將菸頭碾滅,迫不及待的說道:“既然破案了,那還等啥啊?給我也安排點小藥試試看!這大板鯽真漂亮啊!”
“還有我!我也來點!”小輝忙不迭的舉手。
張揚咧嘴笑笑:“放心,見者有份!我釣箱裡帶了不少呢!”
人前顯聖完了,張揚很快就按照試驗出來的思路調整了餌料的味型,隨後將新調整好的餌料分給誠哥以及小輝倆人。
更換了餌料,誠哥跟小輝又來了拋竿的積極性,很快忙活起來。
不到十分鐘的功夫,小輝這邊浮漂也開始見動作了。
漂相不太規律,磨磨唧唧的上頂,下顫,就是不給利索的下頓。
突然,很突兀的出現一個一目半的火箭口,小輝迫不及待的提竿刺魚!
只聽到嗖的一聲,一顆魚鱗被錨了上來。
“靠!不出正經口啊!剛才一目半的頓口都沒打到,掛了一片魚鱗上來!”
小輝看了眼魚鱗,忍不住口吐芬芳。
“換了餌料,我這邊也開始有小動作了!一樣,漂相很肉!不應該啊,我用的這漂可是阿盧的正品,一百多塊呢!”
誠哥聽到小輝的吐槽,也忍不住附和了一句。
張揚聽到這,咧嘴笑了笑,繼續說道:“我剛開始也是不出動作,水溫比較冷,魚開口比較小,線粗了吃不進去!
你們帶細子線了嗎?0.5號到0.6號子線試試!”
“0.6號子線?那麼細的線沒法用啊,提竿不就秒切麼?我用的1.2號子線!”誠哥聽到這判斷眉頭皺了起來。
小輝:“我用的1.0,已經是隨身帶的最細的子線了!”
“額,我這帶著備用,要不然用我的吧!中魚的時候提竿輕點!”張揚將自己的子線盒直接取了出來。
“1.0跟0.6也沒差多點啊?不至於這麼明顯吧?”誠哥雖然心底已經認可了張揚的說法,但還是帶有一絲質疑。
張揚笑著搖搖頭:“魚口好的季節,粗點細點怎麼都無所謂,但是現在氣溫低水冷,魚的活性受限制,線粗了擋口啊!”
張揚這觀點絕對算得上經驗之談,單論釣鯽魚,線組影響遠比普通人以為的更大。
子線粗那麼一丟丟,體現在浮漂動作上就是完全兩回事兒,直接影響實際魚獲。
錨了一片魚鱗的小輝,率先聽從張揚的建議,換了一副子線,隨後又重新釣了起來。
說來也怪,僅僅是將子線從1.0換到了0.6號,浮漂的出口動作就明顯不同了,忽悠口少了,微調下浮漂的釣目,很快就看到了第一個半目的有力下頓。
見到頓口了,小輝提竿刺魚,嗖的一聲,魚沒見,鉤子直接切掉了!
幾個人聽到刺魚的動作,目光同時看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