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了,我這裡沒問題了!”所有科研訴求達到目的,於東咧嘴一笑,露出滿口白牙。
……
接下來的一個多月時間裡,公司實驗室這邊,開始了一系列的新品研發工作。
於東這個科研瘋子一旦有了資金跟研究方向的支援,爆發出了讓人驚訝的戰鬥力。
嫌實驗室住處兩頭跑浪費時間,乾脆收拾東西住在了實驗室這邊。
一批,兩批,三批,大量的實驗半成品在實驗室裡加工製作出來,然後再按照相對比較科學的流程進行驗證篩選,找出最適合的產品工藝流程。
一系列的研發生產當中,酒米是最先定型出成品的。
按照張揚的要求,直接將廉價的玉米碴換成了小米,泡中藥用的高度曲酒,品質也進行了升級。
原本就是非常成熟的配方,經過於東進行實驗室級別的最佳化之後,成品異常的驚豔。
只見做出來的中藥酒米,猶如魚子醬一般,顆顆飽滿,晶瑩剔透,散發著胭脂紅色的亮光。
這賣相,別說拿去野釣了,就算放到最高等級的臺釣競技比賽中使用,都夠格。
除了中藥酒米之外,老壇發酵玉米的製作也非常的順利,思路都有了,剩下的只是找準劑量捋順工藝流程而已,對專業出身的於東來說,這都是小意思。
新做出來的第一批定型款,發酵後的酒香跟酵香氣味濃郁純正,比張揚印象中上輩子西部風出的老壇玉米味道還要更柔和醇厚一些。
在實驗室中的對照組試驗裡效果不錯,具體實戰思路,需要後續天氣暖和了露天戶外實戰實驗,才能微調。
兩款主力產品初步定型,手食兒就更加不用提了,按照張揚選擇的味型方向,三款野釣用的通殺餌配方全部定型完成。
搞定了這些新品的籌備跟初步研發,時間也不知不覺到了四月份。
臨近清明,大地回暖,戶外釣魚的人越來越多,張揚終於在釣魚群裡,看到了第一個值得玩一玩的魚訊訊息。
距離w市大概一百公里外的文市小樓水庫開庫了,據群裡釣友說,春季庫釣魚情非常給力!
得到訊息的當天下午,張揚就跟老爸老媽打了招呼。
外出釣魚,張揚的小店生意交給老媽全權負責,至於老爸,早已經成了魚餌工廠這邊的主要負責人,大部分時間都盯在生產車間這邊。
第二天一早,張揚就開車載著小易前往小樓水庫,接近兩個半月沒有正經釣魚了,張揚對這場開杆之戰異常期待。
這次是拍攝庫區野釣的內容,只有張揚跟小易倆人出行,相比以前的浩浩蕩蕩吆五喝六,看起來冷清了幾分。
不過張揚還是比較享受這種出釣行程。
人少,就可以輕車簡從,張揚外出釣魚還是比較喜歡低調的,人太多了各種意見想法啥的,反而影響拍攝計劃。
畢竟現在的張揚釣魚除了自己愛好之外,已經帶有了清晰的目的性,新的野釣江湖欄目處女片還沒上傳呢,張揚的訴求就是一炮打響。
兩個人一臺車,早上天剛亮就在店裡集合,裝上所有裝備跟攝像器材啥的,直奔群裡提到的小樓水庫。
車子大概在路上開了兩個小時左右,張揚倆人來到了小樓水庫所在的小樓村。
車子沿著村道開進村,張揚在路口請教了下當地人,很快找到了位於村子東南角的小樓水庫所在地。
相比去年春天玩了許久的前進水庫,這個小樓水庫的總面積就要小得多了。
站在人工壩的上方往下看,整個水庫面積大概八十畝左右,整個庫區呈現比較規則的四方梯形,除了北側之外,東南西三個方向,都是非常利索的人工壩。
此刻已經七點半了,張揚目光掃了一圈,發現在壩頂生產路旁邊,至少停了二三十臺車,靠近西岸跟北岸的區域,至少有二三十名釣友已經下杆了。
春天釣背風向陽,這是鐵律,從釣友們的釣位分佈情況,也大致可以看得出來。
“走了小易,抄傢伙,下車了!”張揚招呼一聲,拉開後備箱的門,從車上往下拿裝備。
“揚哥,咱們今天來的有點晚啊!”小易將攝像機掛在脖子上,手搭涼棚往下看了一眼。
張揚咧嘴笑笑:“沒事兒,這麼大的水庫,這點人還不如黑坑人多呢!先把裝備都卸下來,找水庫老闆問問規矩!”
“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