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鉤,掃了一眼魚鉤掛在嘴上的位置,魚嘴正中間不深不淺,一整根蚯蚓還在魚鉤上沒有吞掉。
像這種三四兩的野生大板鯽現在汶河還時常可以釣到不算稀罕。
再往後兩年,因為上游減少放水,再加上水位降低之後附近村電工網工的摧殘,這玩意可就難找了。
第一條魚就是大板鯽,這可是個好兆頭,張揚滿意的將魚放到桶裡灌上水,繼續做釣。
有了第一條魚開口,後面陸續就開始上魚了,魚群已經發現了窩點裡混雜泥土中的玉米碴子,逐漸開始聚集起來。
第二條,第三條,第四條!
張揚越釣越順手,連續中獲了好幾條鯽魚,
美中不足的是後面幾條鯽魚個頭小很多,只有二兩出頭的樣子。
野生鯽魚嘛,不可能都一般大,張揚也不在乎,耐著性子繼續做釣。
連續釣了五條魚之後,窩點裡冷清起來,張揚重新掛了條新鮮蚯蚓拋竿入水,耐心等了幾分鐘浮漂竟然沒有任何動靜!
擦!難倒發窩就來了五條魚?
張揚心底暗自嘀咕,但是眼睛一直盯著水裡的浮漂沒有挪地方。
就在他以為窩點裡沒魚的時候,突然浮漂出現一個有力的下頓,水面的一顆星漂再次被拉入水中。
這次沒有出現後續的頂漂動作,而是水面的三顆星漂全都被拉入了水中。
黑漂了!
一般的野生鯽魚吃餌,都是撅著屁股在水裡低頭吃餌,吃到嘴裡之後就會抬頭遊走。
這種吃餌姿態體現在浮漂動作上就是往下一拉,然後抬頭浮漂就會送漂。
像現在這種直接拉黑漂的動作很少見,更多是出現在鯉魚或者其他體型比較大的魚身上。
黑漂了就意味著吃了死口,屬於釣魚人必抓的一種漂像動作。
張揚怎麼會放過這個機會呢,手腕一抖提竿刺魚!
水下的力道果然比開門紅的那條大板鯽要重得多,大魚無法瞬間出水,張揚手裡的竹竿彎成了一張弓。
1號的單鉤通線,張揚心底還是比較放心的,春天水冷,魚的活性不強,就算是三五斤的大鯉魚,也有機會搞上來。
來回僵持溜了兩個回合,魚出水了,看到這條魚的第一眼,張揚心頭大喜!
鯽魚!一條大鯽魚!
個頭至少一斤多,身條肥肥的圓滾滾,長度都快趕上礦泉水瓶了。
用時髦的話來形容,大板鯽plus!
這麼大的野生鯽魚可是稀罕物,比三五斤的鯉魚還要稀罕的多,張揚小心翼翼的將魚拉到水邊,確認魚鉤正口之後一個寸勁兒將魚提到了岸上。
等魚拿到手裡,張揚對這大鯽魚有了更清晰的判斷,至少一斤半,雌性,肚子鼓鼓的,應該一肚子魚籽!
“罷罷罷,哥們手裡缺銀子救命,只能委屈你了!”張揚猶豫了兩秒鐘,還是將魚放進了水桶裡。
剛才窩點裡停口,應該就是這條野生大鯽魚進窩搞出來的,小魚怕大魚,大鯽魚釣上來之後,很快窩點裡的魚口就再次活躍起來。
接下來兩個小時,張揚足足釣了三十多條鯽魚,其中七八條大板鯽,外加一條爺爺輩的大鯽魚,總收穫重量大概在十斤魚左右。
窩點裡打下去的玉米碴被吃光了,魚口也稀疏起來,張揚看了一眼手機,已經五點了。
趕夜市,應該來得及!
想到這,張揚簡單的收起魚線跟魚竿,裝魚的水桶掛到車把上,騎車就走。
註釋①七星漂:傳統釣法,在尼龍魚線上,穿四到六顆彩色的漂浮泡沫豆當做浮漂,透過調整浮漂在魚線的上下位置,確定做釣位置的水深,一般配合朝天鉤跟蚯蚓這類活餌做釣,適合長杆短線扎草洞。
註釋②朝天鉤:一種國內傳統釣使用的特殊魚鉤,在鉤柄位置焊上一滴鉛或者錫當做魚鉤配重,因為重力的關係,魚鉤入水之後就會變成鉤柄在底下鉤尖朝上的狀態,因此得名,常用作七星漂傳統釣法。
註釋③打窩:透過投放魚類愛吃的食物到釣點,引誘附近一定範圍的魚群聚集到釣點周圍形成魚窩子供釣手做釣,這個行為就叫打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