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天魔,你都要吃。”阿彌陀佛如此說道。
這話說出來的時候,李啟都傻了。
吃什麼?
不是,阿sir,李啟想的只是挖天魔一塊肉而已,阿彌陀佛想的卻是讓李啟吃掉天魔和自己。
他真的想讓李啟登臨一品嗎?
“我佛,你這可是……強人所難了,我做不到啊。”
“做不到,就只有死,現在如今你沒得選。”阿彌陀佛如此說道。
“不是……”李啟很想說點什麼,但最後他還是放棄了。
他只能嘆了口氣,然後對阿彌陀佛問道:“所以,為什麼呢?你是覺得自己不死,眾生就成不了佛?和世尊如來一樣的看法嗎?”
“是啊,不是我這麼覺得,而是事情就是這麼,這中間的關鍵不是眾生愚鈍,而是因為,不管是魔,還是佛,追求的都是‘心’。”阿彌陀佛如此說道。
這點李啟沒什麼好反駁的。
佛魔,在某種意義上具備一致性。
他們都認為,這個世界本質上是可以被內心詮釋的,區別只是你如何去認知這個世界的心。
魔道認為,只有自己的心是真的,其他人的心是假的。
而佛門則承認其他的‘心’存在,認為所有人的心都可以詮釋這個世界,心與心之間的溝通聯絡,才構成了這個物質世界。
這也就是所謂的‘因果緣起’之說。
每個人的心,都是一個因的點,這條點因為時間的運動,就自然而然的變成了‘線’,這些線互相之相交,這些交點就具現為這個世界的萬事萬物。
這種交點,可以稱之為“緣”。
佛門的根本觀點,是“緣起性空”,其本意就是說這世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因緣而誕生出來的。有緣,故而有了一切你所見所聞所感的事物,有了可以觀察、可以總結、可以思考的規則,這種規則,就被世尊稱之為‘法’。
說佛法,佛法,其實說的就是這個‘法’。
在佛門看來,規則本身只能是‘法’,而到不了‘道’的程度,而真正的‘道’,其實是無數的人的‘心’,這些心組成了因果之網本身,進而‘緣起’,由此發展成了整個世界。
世界,是由眾生的‘心’來決斷的,是眾生的心,結合起來,進而塑造了所有的一切客觀存在。
這個觀點和魔道雖然在根本上是一樣的,但在具體應用上卻天差地別。
儘管物質世界本身是由心詮釋的,可……世上不止一個心,世上還有眾生。
而現在,阿彌陀佛已經察覺到了‘自顧自’的慈悲,終究是會影響到眾生的心。
或許,佛一開始就不應該存在。
眾生的心裡,不該有佛這個東西。
“所以,李啟,你一直都不認為心是真的,你也不認可佛的存在,對吧?”阿彌陀佛如此說道:“既然如此,那這就是你的機會了。”
他雙手合十:“吃掉我極樂淨土,抵消天魔的影響,否決魔道吧。”
“這樣的話,我會連佛一起否決的,而且我不一定成功,你卻一定會死。”李啟語氣有些凝重。
“否決掉佛,難道不好嗎?眾生覺悟,那便都是佛了,從來都不需要真的有個佛。”阿彌陀佛說出了自己的目的。
否決掉佛,那樣最好。
阿彌陀佛覺得這樣最好。
因此,他遣散了極樂淨土,否決了神通一脈的最大成就,甚至希望讓李啟透過吃掉他與天魔,徹底否決掉佛魔之爭。
眾生自渡,不須佛渡。
有沒有佛,其實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