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都會有一些沒有傳達清楚的地方,或是誰也沒辦法明白的地方。”
“像這種地方就要像這樣來互相確認。”
“所以對三品以上的存在來說,一切記載都很難說,唯有親眼見證,去目睹到對方的本體,才能夠認知到真相。”
聽著羅浮娘娘的教導,李啟微微頷首,接著說道:“那麼,娘娘,辰極在這裡,那麼,我可以說,這裡就是……一品契機,是嗎?”
李啟這話,如果在外面讓人聽見,那可能會炸開鍋了。
不過好在這裡只有李啟和羅浮娘娘兩個人,一家人不說兩家話,自然不必擔心那麼多。
羅浮娘娘搖頭表示否定,然後說道:“不,這裡只是一半而已,你可知為何一品道途叫做‘日月行路’?”
“一半?噢,這裡是空間的起源,所以,還有時間的起源,是嗎?所謂的日月行路,是要分成兩個方面來理解嗎?”李啟問道。
日月行路,或許可以這麼理解。
日月,也就是烏兔,是指的時間,而這個時間。
而行路,則是指日月執行的區域,也就是空間。
分成兩個來理解的話,就要好懂很多了。
從區域性的角度(也就是物質的角度)是無法理解到完整的空間,同理,時間也是,所以需要結合。
“不一樣,你應該把二者結合起來,就是指,時間和空間的執行。”羅浮娘娘指正道。
李啟是天才,所以不需要多說什麼,馬上點頭:“噢,我明白了……”
他確實明白了。
時空被視為一體,是因為它們都是運動形式的代名詞。
時間是運動的刻度,同理,空間也是運動的刻度。
空間對運動的刻度,是‘距離’,也就是根據不同方向之下,運動的‘長度’。
時間對運動的刻度,是‘長度’,依然是根據不同方向之下,運動的‘距離’。
二者互為表裡,不可分割。
單位時間是怎麼計算的?
運動速度=空間距離/時間距離。
v=s/t。
動=時/空。
他們之間的不同比值,構成了運動的一切描述和定義,所有的速度,所有的能量,所有的思緒,都可以被運動所詮釋。
而眾所周知,時空可變,唯一不變的,是‘運動’本身。
運動,是絕對的。
萬事萬物都是永不停息地運動著的,沒有絕對靜止的物體,這是小孩子都知道的事情。
而‘辰極’,就是運動本身。
而且,從這裡,甚至可以展開兩個方向,就像是一個點可以延伸出兩個方向的直線一樣。
右邊是正數,左邊是負數。
也就是說,宇宙也可以有兩個方向,一邊是正無窮維度,一邊是負無窮維度,而辰極是二者共同的中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