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來,彆著急。”李啟摸了摸她的頭髮:“有的是時間,我們在這裡歇幾天,你就當在家裡,不會有事。”
這種情況,確實需要找到線頭,不一定要找到答案,但起碼要有一個思路。
否則的話,大概任何一個修行者都不可能保持平靜吧。
這可是突破的契機啊。
瀋水碧還找不到思路,她正在嘗試從無盡的亂麻之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那根線。
這還是需要一些時間或者靈感的。
有些修行者被困在這一步,瘋瘋癲癲渾渾噩噩,最後流落紅塵的也不在少數。
當然,在一些傳聞故事中,他們還有可能被某個年輕人無意間的言語點醒,然後一朝頓悟,再度昇天,修為突飛猛進,品級也得以提升。
當然,這兩種人肯定都是少數。
最多的,就是瀋水碧這種,認認真真的思考,將曾經的底蘊和思考全部化為此刻前進的動力,最終找到自己的答案。
如果找不到的話,那自然就是浪費了此次契機,少俠下次再來過吧。
當然,也有些會類似李啟這樣,他們太聰明瞭,所以會冒出來一大堆的答案,全都擺在面前任由選擇。
這種時候,反而問題很大,這也是天才們所遇到的最困難的事情。
這麼多岔路?哪條才是對的?
要是走錯了,道途斷絕可不是鬧著玩兒的,到時候只能冒著徹底沒救的風險,投胎重修才能解決。
舍利弗這次就是如此,魔王子透過辯論擊敗了他,讓他意識到自己修行上的問題,最後直接投胎去了。
不過還好,李啟暫時沒遇到這些事情。
瀋水碧沒有回話,而是認真的繼續思考。
李啟則在佛寺之中休息,捐了一些香油錢,總不能白吃白喝白住。
再之後,他就在周圍轉悠了起來,不過依然隨時隨地注意著瀋水碧那邊。
只是,走著走著,李啟突然看見了一個老和尚。
說是看見,倒也不是那麼準確,實際上對方正在遠處,大概二百里外的山中端坐,李啟是透過氣息感知察覺到的。
那可真是個……老和尚。
一身佝僂,骨瘦如柴,身上的塵埃幾乎凝結成了石頭,上面還長出了一些植物之類的地方。
可見,這個老和尚在這裡盤坐了最起碼得有一百年了。
李啟輕輕一躍,來到了那個老和尚的旁邊。
這個老和尚,李啟認識,是曾經見過的人。
曾經,在百越,有一個年輕的小和尚自稱說要去西天佛國,但是路過了一處妖魔與人族戰鬥之地,為死者超度。
他的名字李啟不知道,但法號是‘心明’(詳情見第三百五十四章)
當初的那個小和尚,如今真的走到了佛國,而且還在這裡陷入了沉思。
而看樣子,是和瀋水碧一樣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