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超強的算力之下,花了十年時間,他終於準備好了。
有了答案以及工具,就該將一切的猜想付諸實踐了。
李啟舉行的是一場經典的祭天儀式。
李啟是地祇一脈的祝人,本來最擅長的是祭祀山水地祇,但仙天的最頂上顯然不能算是地祇,因此只能用祭天之法。
璧圓象天,地上無物,唯天半見。
李啟準備其牲幣各放其玉,色如青天。
祭壇本身也是如此,天色玄而用蒼犢,但天色雖玄,遠望則蒼,取其遠色,故用蒼也。
其祭天之器,則用陶匏。陶,瓦器,以薦菹醢之屬,生民之篇述后稷郊天雲“於豆於登”,是用薦物也。
再以匏酌獻酒,祭天尚質,故酌亦用匏為尊。
祭天用宗廟犧尊,李啟今案陶匏所用,如上所陳。
其祭天之處,則祭於圜丘。
其祭天之樂,皆用雷鼓。
天神至尊,無物可稱,其體秪應是一,備五齊三酒,有燔燎,後有正祭,皆有牲。
李啟一人主祭,以鬱鬯酒灌之。
再走出一條直線,其名為“大路”。
大路,祭天車也,用以祭天,故曰大路,大路繁纓一就,因貴誠重小,故說以少為貴也。
走過大路,李啟祭天。
透過大路,再加上祭祀,祭品,形成了祭祀本身溝通的力量……
這種力量,直通天際。
李啟的身體開始不由自主的晃動起來。
用其他人理解的話來說,這就是‘跳大神’。
但這實際上是李啟的意識脫離軀體,無法掌控身軀的顯現。
巫覡的意識離體,朝著一個全新的,未知的領域飄蕩而去。
在那裡,是純粹的光芒。
成功了!他溝通到了仙天,仙天回應了他!
祭天儀式的成功,讓李啟的眼前出現了盛大的白色虹芒。
光,純粹的光。
在這裡,萬物似乎融化了,這力量是如此的強烈。
散發出來的光中躍動著某種特殊的節拍,如果用人道儒家的話來形容,那就是‘至善’。
至善,不是善良,而是一切都臻於完美。
這片光芒什麼都沒有,但又好像什麼都有。
在這裡,任何地方都散發著‘無所不包’的氣息,似乎就連光線本身都能交叉出完美的幾何圖形
李啟似乎從中聽到在無盡的時間長河流淌的轟響,也能看到跨越世界之間的虛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