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個教訓是用上千條人命買來的。
還算承受的起吧。
李啟並不忌諱殺人,實際上他決定動手之後,也不會有半點仁慈。
在聖焰界,有更多的人因他而死,他的血債更深。
但是,這次不一樣。
聖焰界的選擇,是他自己做的,不管未來會有怎樣的結果,他都會一力承擔,自己做的選擇,無論善惡,都是自己擔起來。
可是這一次,他僅僅只是隨口吩咐了一下,本不想如此,這是完全預料之外的事態。
所以,這個教訓,是教育他要更加有自知之明。
何謂自知之明?
對自己的能力,地位,知識水平有著充分的認知,如此做事才能‘恰到好處’,而不會出現盲目僭越或者臨危退縮的情況。
人沒有自知之明,就不會認不清真正的自我,最後行差踏錯,追悔莫及。
今日的不明,造成了一個山寨的覆滅,他尚且承受得起,除了道德和良心之外,沒有其他的損失。
若明日的不明,造成的是兔子,或者其他重要的人的死亡,那又該如何彌補?
所以,事必三思,身必三省。
至於這個寨子的人……
也無法挽回了。
李啟擺開祭場,祭物用十四種不同的氣,象徵羊豚二物,然後將其解置於器、同羹飯等鋪設各鬼神位前。
鞠躬。
三獻酒。
讀祭文。
以祭文同紙焚。
祭畢。
然後,李啟踩了一腳地面,說道:“命本處山神,年年主此祭,續十年,十年後可持祭物拜我,自有回饋。”
雖然這場祭祀沒有任何人能享受到血食,因為這些人都死的很乾脆,連神魂都被滅掉了。
不過……就當自我安慰吧。
可見有一蜈蚣山神,化作真身,遙遙對李啟參拜,顯然是聽見了,激動的渾身發抖。
這個寨子的滅亡,反而讓他有機會搭上了李啟的線。
所以,如果讓他知道之後,事情再來一遍……他恐怕也會很高興的坐視那三個鬼巫滅掉這個寨子。
2k
看事情的角度不同,選擇自然也就不同,心情也不一樣。
人和人的喜悲並不相通,死了一個寨子的人,卻讓此地山神喜笑顏開。
李啟似乎隱隱又有什麼觸動,但他此刻卻懶得深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