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品官位,而且專職研究經義道脈,是個純粹的科研位置。
說皓首窮經都是輕的,他們中間有些人研究這些東西甚至有上千年,不知道多少教科書裡的‘作者’一欄,寫的都是這些人的名字。
現在李啟開口指出一位太學博士的錯誤,雖然很多人聽不懂,但並不妨礙他們覺得李啟即將被爆殺打臉。
至於兩位同學,他們卻都正襟危坐,準備好好聽聽二者之間的辯論。
不管是身為武夫和兵家修士的李烈騎也好,還是專精人道法家的莫崩瀾也好,都知道眼前自己這位同學的來歷。
他來自巫神山,也就是說,他必然對鬼神之說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而他提出來的也是正是鬼神的事情。
不過,出乎所有人預料的是,那位太學博士思慮一二,居然直接點頭:“你說的有些道理,此道韻之中確有不妥,其中知識雖然廣博,但卻龐雜,不適合你聽,是我們的失誤,真是對不住。”
“那此次講道你暫且不聽,你且進去,有專人為你再講,至於外面這些,你也知道改不了,這樣比較適合他們。”
李啟也聽傻了。
啊?阿sir你什麼意思?
合著你自己也知道外面傳播的道韻是錯的?
但是他剛剛驚愕,卻又立馬反應過來。
李啟明白了。
這正是他們的打算!
外面廣播的這道韻,本來就沒準備講述‘絕對正確’,而是隻需要描述‘相對正確’就行了。
就好像是牛頓的經典力學,在一定程度上是正確的,那就可以了,初中生學習已經足夠了,不需要深入。
至於後續的謬誤,那你學習到深處的時候,自然就會發現,然後再教你嶄新的知識,比如量子力學,這樣循序漸進就好。
而不需要深入帶來的好處就是,這些道韻就可以容納很多很多這樣的知識,然後藉助講道進行大量的廣播,一次性就可以惠及上百萬人!讓數百萬人聽道,都能夠接收到這樣的好處。
不必太正確,也不必太高深,這些人能聽懂就行。
只是,他們沒有想到李啟的理論知識已經精深到了這個地步,居然可以察覺到講道其中的疏漏。
這讓那個太學博士對李啟刮目相看,直接讓他進去裡面聽。
這一個舉動,直接外面旁聽的所有人都傻了。
他們沒想清楚關節,只是突然發現,那個太學博士……認輸了?
甚至都沒有辯駁,而是直接讓李啟進去。
外面的人都驚了,莫崩瀾和李烈騎也愣住了。
不過李啟反應過來之後,馬上稱是,接著一熘煙的跑了進去。
他的想法很簡單:
有人給開小灶,誰還聽公開課啊!
就這樣,眾目睽睽之下,李啟迅速進入太學學院內,消失在了眾人的視野之中。
太學博士則乾咳兩聲:“咳咳,講道繼續,之前的事情和爾等無關,爾等切莫多想。”
語罷,他再度上臺,繼續講道。
只是,他說不多想就不多想?
百多萬人,看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