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對世界本身沒什麼影響,只能瞭解一些非常淺層的情報。
不過那是對世界而言,而且這個世界還是天下。
天下的規則之牢固,已經到了無法形容的地步了。
所以,真知道韻的滲透力度,對於另一些比較弱小的事物來說,就很大了,它能夠深入到更裡面去。
就好像現在這樣。
“他在拆解那條道韻,他真的要在現場解析那條宇間道韻?”
“好像是真的,他不會真的把腦子燒了吧?”
大巫們竊竊私語著。
至於祝鳳丹,他已經伸手了,無形之力籠罩在李啟身邊,只要李啟出現燒腦的情況,他就會立馬把他所有行動全部中斷。
真知道韻,就好像是一個顯微鏡。
這個顯微鏡可以把資訊和情報傑西提取出來告訴李啟。
但想要從這些資訊中,得到研究成果,還是需要李啟自己計算,總結。
如果湧來的資訊太多,燒腦是很正常的事情。
不過……
習慣了。
說實在的,李啟真的習慣了。
真知道韻時時刻刻都在給李啟灌輸四周環境的資訊,而且李啟拿真知道韻計算過不知道多少東西。
從禪智和尚的魔氣,再到大祭的所有資訊,實際上都是真知道韻在解析。
李啟早就習慣於大量的資訊流直接灌腦了,他有抵抗力了。
所以並未像眾多大巫料想的一樣,他因為龐大的資訊而燒腦,正相反,他開始將宇間道韻的一部分威能發揮出來。
在人身小天地中,他法體舒張,愈加廣大。
雙臂打彎,肘部撐住了東西極,腦袋頂在了天穹上,身體哪怕彎曲起來盤坐,依然顯得整個世界太小,根本裝不下這尊法體。
人身小天地已經到了極限。
不過這就是李啟的打算。
法體的四周,突然一重又一重的祭禮展開。
那法體也隨之舞動起來,開始在這狹窄的小天地中跳起神秘而古老的舞蹈。
“萬舞?他還會這個?”一個大巫立刻認出了其中散發出來的波動。
“不是他會的,是那一縷宇間道韻的效果,那道韻,是舞雩一脈遺留下來的,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的東西……”
“萬舞,怪不得。”
簡兮簡兮,方將萬舞!
簡,大也。方,四方也。將,行也。
以幹羽為《萬》舞,用之宗廟山川,故言於四方,故“用之山川”。
由山川在外,故云“四方”,解所以言四方之意也(出自《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