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盤山,李家村東北部山谷內。
一名青衫少年盤膝而坐,雙眼微闔,雙手在膝蓋上各掐一個法訣,胸口微微起伏,每次呼吸間都有淡淡的白色霧氣從他鼻孔處鑽入。
這名少年名叫李清峰,十六七歲年紀,長相平平無奇,只有一雙眼睛看起來有些特色。他的眼睛大卻有些狹長,眉毛濃卻有些向下傾斜,明明是濃眉大眼,看起來卻不像好人。
李清峰是月盤山腳李家村子弟,父親是村裡少有的讀書人,年少時曾出門遊歷,卻不知為何又甘願回到自家村子內生活。娶有一妻二妾,李清峰是其正妻所出,前面還有兩個哥哥,後面有一個弟弟三個妹妹,這其中,二哥李清元、七妹李清清和李清峰是一母所出。
約莫過了半個時辰,已經到了卯時。李清峰將最後一縷白色霧氣吸入,雙手法訣一變,撥出一口濁氣,睜開了眼睛。
“這麼好的資質,可惜了,若是能從小修煉,現在也許都能邁入練氣後期。”
李清峰不是一般人,他前世是結丹期的修士,活了有三百多歲,是一名孤家寡人的散修。他為了獲取修仙資源而和其他散修一起去闖秘境,在收取一株千年靈草的時候,觸發了某種禁制,後被同行的夥伴偷襲而死。
死去的感覺很微妙,是一種茫然感。不知自己身處何地,不知自己在做什麼,不知自己是誰,也不知這樣的日子還有多久。
直到某一刻,他突然能感覺到自己的存在了,睜開眼睛,就到了這裡,從前世的若水散人,成為了現在的李清峰。
“練氣一層......”
李清峰微闔雙眼,嘴中喃喃道。
李清峰這具身體是水金雙靈根,主靈根是水,靈根的敏感度相當高。他憑藉著這一條一階下品都算不上的靈脈,不到一個月就邁入了練氣一層,其資質可見一斑。
相比之下,原來那具身體的資質就遜色多了,雖然說也是三靈根,但水靈根的敏感度並不是很高,能修煉到結丹期,也是李清峰在生死間拼出來的。
一般來說,修仙者對某種靈氣的感應和吸納能力稱為靈根敏感度,敏感度最高的靈根則被稱作修士的主靈根。
看了一眼微亮的天色,李清峰長身而起,隨手在屁股上拍了拍,準備回家。
李家村是月盤山下的一箇中等大小的村莊,總共人口大概兩千餘人,九成以上的村民都姓李,這樣的村莊月盤山下還有好幾個,村民大多以種地、伐木、捕獵等為生。李清峰的父親是村裡少有的讀書人,在村子裡開了個私塾教書,算是村裡的大戶人家。李清峰是其正妻的小兒子,書讀得也好,平日裡比較受寵,這才讓李清峰有時間溜出來修煉。
這裡離李家村大概二十餘里路,走回去大概一個時辰左右,李清峰有點微微喘氣。此時,遙遙地已經能望見村裡的炊煙,路邊有些開墾好的田地,已經有村民在田間勞作了。
“小三哥兒,這麼早這是幹啥去了?”
凹凸不平的土路邊有在忙碌的村民抹著汗向李清峰打招呼,按照李清峰的記憶,這是他的什麼十三叔伯。
“讀書讀久了去散散心,準備回去了”,他衝著農民揮了揮手。
“讀書......讀書好啊......讀書好......”,十三叔伯憨憨地笑了一下,抹了把汗,彎下腰幹活,沒有再搭話的意思了。
剛來的時候,李清峰其實不是很習慣這山村裡的氣氛,家家戶戶都是親戚,土地肥沃,山林裡動物也不少,又沒有戰亂,頗有些世外桃源的意思。
哪像他前世,孤家寡人的散修一個,總要為了各樣的修仙資源跟人拼死拼活,也沒什麼朋友,終日為了所謂的道途而奔波,一刻不得鬆懈。這樣想來,李清峰自己也不免有些自嘲,自己拼死拼活地修仙,成為了不知多少人眼中的前輩高人,可到頭來,活得似乎還沒這小山村裡的村民來得舒坦。
他自己也清楚,就算那個時候他沒死,想來以這樣的心境,也難以邁入元嬰期,到頭來不過也是身死道消這一條路。旁觀者清,經歷過一次死亡後,他反而想明白了。自己前世追求的所謂散修的自由,不過是假的自由,大道是公平的,想要自由,豈能不付出代價?
所以這一世,他決定不再走前世的道路。要不然加入宗門,要不然建立修仙家族,總歸需要些靠得住的幫手,才能在道途上走得更遠。
“宗門......嗤。”
加入宗門這條路基本是不太行得通的。按照李清峰前世所見,宗門喜歡收的是年紀剛滿五歲檢測出靈根的孩子,而不是他這種半路出家自帶修為的散修。另一方面,就算他以散修的身份加入了宗門,恐怕也很難成為宗門重點培養的弟子,多半是成為宗門的“基石”,為宗門的繁榮添磚加瓦。
反之,建立修仙家族雖然也有種種弊端,且難度很大,但家族的凝聚力總比宗門要強,且是從零開始,沒有人會問及他的功法身份等等。而所謂難度,不過就是財侶法地這四個字。
他前世是散修,無論是煉器、煉丹、制符、陣法都略懂一二,這些都能成為家族的收入來源。功法他也不缺,腦子裡的功法足夠支撐起一箇中型的修仙家族......而剩下的就是“侶”和“地”了,即所謂人口和地盤,這個倒是需要再考慮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