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嫵媚的人生> 第553章:王婆向西門慶提出挨光五件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53章:王婆向西門慶提出挨光五件事

正文:

金瓶梅里有個故事,講的西門慶因偶然見了潘金蓮一面,便心癢得很,一心想要把潘金蓮勾到手。於是,從早到晚,坐在潘金蓮家隔壁,王婆的茶坊裡,眼巴巴的瞅著武大的家門,急的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又像狗見了刺蝟,找不到下爪子的地方。

王婆把西門慶猴急的樣子看在眼裡,心知肚明,便想乘這件事情,從西門慶那裡撈些銀子花,幾經試探,終於讓西門慶跟她說了實話,並苦苦哀求她幫忙,促成這件事兒。並許諾說:“乾孃,你端的與我說這件事成,我便送十兩銀子與你。”

顯然,在西門慶這位財主看來,辦成這件事情,最多也就花十兩銀子。這是有錢人的思維,他們認為,凡事都是可以用銀子擺平的,王婆自然也不會例外。

哪知,王婆卻跟他講出一番道理來:“大官人,你聽我說:但凡‘挨光’的兩個字最難。怎的是‘挨光’?比如如今俗呼‘偷情’就是了。要五件事俱全,方才行的。第一要潘安的貌;第二要驢大的行貨;第三要鄧通般有錢;第四要青春少小,就要綿裡針一般軟款忍耐;第五要閒功夫。此五件,喚作‘潘驢鄧小閒’。都全了,此事便獲得著。”

王婆,書中是這樣介紹的:“原來這開茶坊的王婆,也不是守本分的,便是積年通殷勤,做媒婆,做賣婆,做牙婆,又會收小的,也會抱腰,又善放刁,……”王婆自己跟西門慶吹噓時也說:“老身自從三十六歲沒了老公,丟下這個小廝,沒得過日子。迎頭兒跟著人說媒,次後攬人家些衣服賣,又與人家抱腰收小的,閒常也會作牽頭,做馬百六,也會針灸看病。”

按上面的說法,王婆屬於“三姑六婆”裡的六婆。元末明初文學家陶宗儀在《南村輟耕錄》中說“三姑者:尼姑、道姑、卦姑也;六婆者:牙婆、媒婆、師婆、虔婆、藥婆、穩婆也,蓋與三刑六害同也。人家有一於此,而不致奸盜者,幾希矣。若能謹而遠之,如避蛇蠍,庶乎淨宅之法。”

“三姑”,跟本文無關,咱們暫時不說。這六婆裡,牙婆是指做生意的中間人;師婆是指巫婆,即用封建迷信幫人看邪病的;虔婆呢,是指幫人拉皮條的;藥婆,是指利用藥物給人治病或加害他人的;穩婆,是指接生婆。

從上面有關王婆的資訊看,可能除了師婆,其他“五婆”,這王婆全都幹著。可見,王婆絕對是個全能型人才!本事,絕非一般“六婆”可比。

由此,我們可以推斷,上面的經驗,多半兒是“虔婆”,這一行當裡總結下的,在這裡,又被王婆藉機發揮出來的。

另外,上面提到:王婆還會收小的,也會抱腰,又善放刁。這裡說的:收小的和抱腰都是指接生;放刁,則是指耍無賴,像當今的“碰瓷”,便是其中一種。

可見,這王婆難纏的很!所以,陶宗儀才說:這些人,心如蛇蠍,只要你挨他邊,必定會生奸盜,挨著一個,家裡就不得安寧。

“潘驢鄧小閒”這五項裡,前三項是本錢。卻跟三個歷史人物相關。

“潘驢”那必須是“天財”,也就是由父母孕育的情況決定,說白了,不是由自己決定的,也不是人力所能控制的。“驢”屬於隱性特長,所以,相比“潘”而言,並非重要因素。以貌取人,是人之常情。當今社會,美女、帥哥,也搶手的很!哪個時代都不例外。

所以,容貌才是一個人“挨光”成功最重要的資本。

所謂:一見鍾情!都是因此而來。

我國古代所有美麗動人的愛情故事,其實都源於此,幾乎無一例外。像什麼梁山伯與祝英臺,董永與七仙女,許仙與白蛇,林黛玉與賈寶玉,甚至咱們今天重點要說的西門慶跟潘金蓮等等,這些人物,無一不是俊男美女。

所以,一風鍾情,從古到今,都是美女、帥哥們的事兒!似乎跟普通人無關。如果一個人,自己不是美女、帥哥,還整天夢想“一見鍾情”,那一般都是痴人說夢,異想天開!

與這“潘”字相關的歷史人物,大名叫潘安,是西晉的著名文學家,《閒居賦》《秋興賦》《悼亡詩》的作者,是當時的文壇大家。然而,潘安在歷史上留名的主要原因卻不是他的文學才能,而是他長的太帥!傳說:潘安坐著車子到外面遊玩,見到他車子的女子都爭著把手中的果子往他車子裡扔,最後把車子都給堆滿了。由此,還造就了一個著名的成語“擲果盈車”。可見,其容貌之美,非比尋常。

與“驢”相關的歷史人物,當屬嫪毐,他秦始皇母親趙姬的情人。受秦國丞相呂不韋之託,以偽宦官之名入宮侍奉嬴政之母,太后趙姬。這嫪毐,以“陰關桐輪而行”聞名於世,也因此大受趙姬寵愛。由此,造就了“陰關桐輪而行”的典故。

這第三項“鄧”,指的是有錢。一個人有錢沒錢,既跟父母有關,也跟自己有關。但主要還是跟自己有關。這天下,富人少,窮人多。所以,能生在富人家裡,便是天生的有錢人。這種人,便也是“天財”人物。生在有錢人家的人物,將來無非三種情況,一種情況是以家資為基礎,靠自己的本事,使自己變得越來越富有。一種情況是守住家業,到自己死時,跟自己出生時能保持差不多富有。最後一種情況是,把這些家業敗光,由富人變成窮人。

同時,還有另一種有錢人,那便是自己出生時是個窮人,之後靠他自己的手段,讓自己變成一個富人。

按金瓶梅這本書的介紹,西門慶出生時就在家庭富裕的人家。之後,又靠他自己的本事,讓自己變得更加富有。可見,這西門慶,不僅貌美,而且還很有才智,再加上有嫪毐的本錢,真可謂是老天最眷顧的人了!

與“鄧”相關的歷史人物為,鄧通,西漢人。據說,有一次,漢文帝夢到自己想登天,但無論如何都登不上去。這時,有個人推了他一把,就把他推上去了。漢文帝記住了他的長相,後來,在皇宮中找到了這個人,知道他叫鄧通,諧音“登通”。因此,漢文帝很寵他,有一天,鄧通對景帝說,算命先生說他這輩子會窮死。景帝就讓他“鑄天下錢”,最後,還把銅山賜給了他,之後,讓他富甲天下。

“潘驢鄧小閒”這五項裡的後兩項,即“小閒”。則為後天的才能。

這“小”,指的是不僅年輕,還很穩重,能像一隻小小的針,雖然有很利的鋒芒,但能耐得住性子,藏在綿花裡,隱忍著,不顯露出來,一直以綿花示人。說的清楚點兒就是,能像賈寶玉平時對女孩子們那樣,總是俯身作小,“哄”字當先。多以呵護、關心的態度對待女子,以疼愛、寬容的情態關注女子。讓對方能夠充分體會到對她的愛意,對她的敬意,以及對她的情意。也就是說,或者,你雖然是位大爺,卻能點頭哈腰,心甘情願做她的下人、或者奴才;或者,你雖然是位年輕人,卻能以她的父親一般的身份出現,給予她無限的關懷和溫暖。

這“閒”,指的是有更多的時間來陪伴對方。這一點,必需是建立在有錢的基礎之上的“閒”。而不是沒錢花,卻總呆在女人身邊兒,什麼也不幹。那樣,女人便會認為你好吃懶坐,不思進取,吃軟飯。不僅不會喜歡你,還會對你倍加厭惡。所以,這裡的閒,便是有吃、有喝、有錢花,又能拿出大把的時間陪著她吃、喝、玩、樂,逛街、購物,充分滿足她喜歡浪漫的小情調。

這五件裡,前三件,是西門慶一出生,自帶的標配,沒什麼問題。後面兩件,靠他機變靈活的頭腦,哄死人不償命的本事,自然也不成問題。所以,他聽了王婆的話,立刻便說:“實不瞞你說,這五件事我都有。……”

哪知,王婆聽了,又說:“大官人,你說五件事都全,我知道還有一件事打攪,也多是成不得。”

到這兒,我們才突然發現,王婆說是五件事兒,其實不是五件,而是六件。說前面的五件,歸根究底,都是為了引出這第六件來。

待西門慶著急的問:“且說,什麼一件事打攪?”王婆說:“但凡挨光最難十分,有使錢到九分九厘,也有難成處。我知你從來慳吝,不肯胡亂使錢,只這件打攪。”

這句話,才是王婆真正想說的話。那便是:讓一向不肯出血的西門慶好好出點血,讓他大把的花錢。為誰花?潘金蓮?還是她王婆?當然是王婆才對。

綜合以上可知,王婆向西門慶提出挨光五件事,大有深意。

其一,這五件事,都是王婆為西門慶量身定做的,而不是像大家傳言的那樣,是所有人去“挨光”時的通用法則。是王婆隨機應變的說法,不僅讓西門慶誤以為是通用法則,也讓許多讀者誤認為是通用法則了。這五個條件,是建立在王婆對西門慶十分了解的情況下,根據西門慶的實際,編定出來的。西門慶貌美,是有目共睹的。西門慶經常出入煙花場所,身在市井,做六婆這一行當的王婆,什麼事兒打聽不到,所以,西門慶有“驢”貨,王婆自然早就清楚。西門慶的家業,在清河縣數一數二。至於第四個條件,西門慶經常在煙花場所出入,他的行為處事,王婆肯定非常瞭解。第五個條件,西門慶因為有錢,所以便有閒,王婆更是瞭如指掌。王婆這樣說,是透過把西門慶又比潘安,又比嫪毐,又比鄧通,引西門慶高興,為後面真正的後手做準備。由此可見,這五個條件,是王婆向西門慶撒出的誘餌。是王婆精心謀劃,騙取西門慶錢財的第一步。

其二,王婆深知西門慶雖然很有錢,但又很吝嗇,小氣,輕易不肯出血,不肯胡亂使錢。為了讓西門慶上了自己為他下的套,能夠讓他拿出錢來,酬謝自己,讓自己得到更多的錢財,王婆才先跟西門慶說了挨光成功的五件事。西門慶一聽這五件事自己都有,喜不自禁,自然容易放鬆警惕,自然容易飄飄然起來。這時候,王婆才把真正的餌料丟擲來,告訴西門慶,要辦這件事,必須“捨得花錢”才行。不僅要捨得花錢,而且還不能對花出去的錢可惜:“有使錢到九分九厘,也有難成處。”這話,就是告訴西門慶,你要讓我幫你辦這件事兒,一方面要捨得給我花錢,另一方面,我花了錢,最終事情辦不成,你也別後悔,別來找我的後帳。果然,西門慶很爽快的就答應了:“這個容易,我只聽你言語便了。”如此一來,西門慶的牛鼻子便被王婆給牽住了。以後,便是想讓他往哪兒走,他就得往哪兒走了。接著,就丟擲了為西門慶,也是為自己設計的十條戰略步驟。

其三,在王婆跟西門慶兩人的交鋒中,由於西門慶心裡想著的重點是怎麼勾到潘金蓮這位美女,對錢和因此可能帶來的後果和危險便看得淡了許多。而王婆心裡的重點是怎麼才能從西門慶那裡搞到更多的錢,所以她對這件事可能造成的後果,以及因此面臨的危險也便看的淡了許多。這兩個人的共性,就是慾念如炙!不能自我控制。才一起來做這火中取栗的事情。按照金瓶梅作者創作的宗旨,是要寫“酒、色、財、氣,”這四樣對人的危害。這西門慶便是貪色,這王婆便是貪財。最後,兩人都因各自所貪而喪了命!所以,這部分內容的重點,便是作者在展示這二人各自的貪慾。

其四,因為有了前面這六個條件做鋪陳,在接下來的十大步驟裡,第一個步驟,王婆便開始獅子大開口的向西門慶索要財物:“……大官人如干此事,便買一匹藍綢 、一匹白綢、一匹白絹,再用十兩好綿,都把來與老身。……”王婆要這些衣料,表面上是引潘金蓮入局,為西門慶牽線,根本原因是要藉機做為她自己送終的衣服。照事後的情況來看,她便真就因此事被殺掉了。所以,這向西門慶索要衣料,便有了一種譏諷的味道。預示了王婆將來會因此死掉。可見,作者時時處處都在伏筆,前後照應嚴絲合縫;而且象徵,隱喻也用的非常純熟。

總之,金瓶梅里,王婆定挨光這個故事裡,值得我們思考的東西很多,仔細閱讀,會給我們很多啟發,對我們認識人和人生都有益處。

&nbsp本篇完,請接著看下一章)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